分享

呃逆穴

 明光中草药堂 2019-01-31

功能作用

降气和胃,利膈止呃

定位

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7、8肋骨之间,左右计2穴。

患者取俯卧位,在胸椎第7、8棘突间旁开1寸处取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肋间内、外肌、腹内斜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7或8肋间神经。

主治

呃逆,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操作

斜刺0.3-0.5寸,针感酸麻,可向腹中线放散,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在常用于治疗呃逆,呕吐反胃、肝区痛、肋间神经痛、胆囊炎等。

配伍

常配伍膈腧、肝腧,脾腧,胃腧,足三里,太冲,呃逆穴治疗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肝腧,膈腧,呃逆穴靠近膈部,以调气利膈, 脾腧,胃腧,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调畅中焦,太冲疏肝胆经气,以降逆解郁

功效

本穴为经验穴,靠近膈部,具有调气利膈,和胃止呃的作用。

附注

本穴位于乳中穴直下方,胆经日月穴直上0.5分处。

手呃逆穴,经外奇穴。位于手中指背侧,第1、2节横纹中央。用于治疗呃逆,直刺1分,采用泻法,捻转至病人有剧痛或麻感为止,病人咽部有气压迫感,留针1分钟。引《人民军医》1964年第8期。

相关论述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呃逆,奇穴。乳头直上第七、八肋间。针三至五分,灸三至七壮。主治呃逆(打呃之奇穴);亦治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