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最近的大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信大部分的宝友要么看过,要么听过。 江南闺阁的秀气、侯门大户的气派尽收其中,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宋时风貌。像“红男绿女”的嫁娶风俗: 更多的是锦衣华服,珠钗翠环,配与美人,相辉相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宋代的品玉美学。 1 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极其讲究“美”的时代;宋人自有他们的风雅生活。 琴棋书画,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在日常间寻雅致,美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涵养与修为就在举手投足中。 与唐朝崇尚的繁复美艳不同,宋朝的美学追求平淡含蓄的艺术格调,追求在圆、方、素色、质感上的单纯。这一点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皆有体现,从园林、服饰、家具、书画、用器到珠宝首饰。 比如宋时之玉: 玉石,尤其是和田玉,在宋代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嗜玉成瘾的宋徽宗,更是实力为和田玉代言。 宋代 白玉飞天 宋代青玉狗 和田玉的雅致与贵重、润泽却又脱俗的品性,正好与北宋以后“不在世间,而在心境”的时代精神相通。 宋代白玉驼獾 2 宋代淑女的环佩簪钗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女性长辈们戴花钿簪镯,多以稳重深色为主。 ![]() ![]() 在素银、红玛瑙到翡翠、松石.....颜色略亮一点的的就南红与红珊瑚,却在美艳之外,别有大方端庄的气场。
当然,说起古代剧中显贵重的首饰,自然少不了翡翠。 而上图二位夫人在盛装下有着盈盈绿色的翡翠手镯,确实美貌。 清代 金镶珠翠耳环 但宝姐不得不指出,翡翠虽好,但它传入中国的时间可并不是在宋代,而是明代中晚期。这个道具BUG,大家有没有发现呢? 剧中,各位大家小姐们佩戴饰物皆以浅色为主,造型多为花草女主角盛明兰更是尤爱白玉。 ![]() ![]() ![]() 不求满,也不求多。 只要恰到好处的那么一抹亮色,就足够表现出自身淡雅文静的婉约气场了。 白玉,有白色的高洁纯净;碧玉,有碧玉的秀气明丽:藕粉,有粉色的温柔婉约。 淡淡的书香气与古典质感,就在美玉润泽的那一瞬间了。 3 宋代君子的文雅翩翩 孔子在《礼仪·聘义》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在古人眼中,君子是人格审美的典范,而玉是高洁的德行。 因此,古代,男子常以佩玉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理应受到信任和尊重的君子。 这也是“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来历了;而君子之间赠玉,更是佳话美谈。 追求从容与风度、文雅与内涵的谦谦君子们,在佩玉时更是十分偏爱雅致的的题材。 比如古韵十足的仿古玉、寄情山水的山水牌,亦或者素朴简约的无事牌,更显得节制有礼,平和悠远。 中国书画所谓“四绝”,即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书画家几乎无不喜欢用印、藏印,文人墨客也都喜好以印留名。 印章,于古人来说,一方面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另一方,也是放松自我的赏玩与寄情。 君子持印,是守一方天地,以不变应万变的淡然。 4 有情人:何以结恩情 古人向来含蓄,浪漫的情意敛藏于内心,但宣之于口的方式,往往是委婉写意的,将千言万语融于一诗一画,或是一景一物。 早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人们开始用佩玉绳结,以此托福纳祥、传情达意。 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而这里面的“琼瑶”就是玉。 《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何以结恩情 美玉缀罗缨”。 许多婉转的情思,只在那润泽的温度中。 无论是为心仪之人的赠玉缀罗缨时的心意昭昭;还是出嫁时,夫妻玉佩结缡时的恩爱两不疑; 玉,是有情人的心有灵犀。绳丝易旧,但美玉与情谊难改。 想知道禅悦年货节有什么活动? 点进下方二维码添加禅悦珠宝顾问 更有知否超多同款~ 给您每日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