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MHWHCH 2019-01-31

反手拧拉技术很注重手腕的力量,引拍时的幅度一定要够大,才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从而把对方来球的旋转抵消。出手时,虎口可以多用一些力。由于横向移动的范围较大,脚下步法要保证充分到位。拧拉需要在台内完成动作,而快撕大都在中近台完成,所以除了左右移动,还要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调整前后步法。

乒乓球反手拧拉使用技巧有哪些

拧的原理

反手拧只是台内的高吊弧圈,拧要求跟高吊弧圈的要求一样,唯一分别是台内拧没有什么的地方让你充分发力而已,高吊弧圈的要求是:快、薄、少侧旋、不托底。

A、摩擦要快 -- 我们常常看到来球没什么速度、或上旋很强时,怕大力摩擦会出界,于是不敢发力,或只是借力轻轻摩擦,这样的后果是球没有获得足够的上旋,没上旋没弧线,更难上台,所以你要拧时,不要害怕来球的上旋,要尽量快速摩擦,克服来球的上旋。

B、摩擦要薄 -- 这不是前冲弧圈,前冲弧圈弧线低平,摩厚了直接出界,如果来球是机会球,你可以直接弹打,或拉前冲弧圈,千万不要摩得不厚又不薄,那是最容易拉出界的,拧是一种利用胶皮来摩擦的技术,摩得够薄又没有前冲力时,对方是不容易借力防回来的,也让自己多一点时间还原。

C、少侧旋 -- 侧旋多了,球的弧线变低平,很难上台,越近网前的球,越要少侧旋,否则上不了台,王皓摩出纯侧旋是很高级的技术,业余还是安分地拧上旋。

D、不托底 -- 拧的时候要拍面向前倾,只要摩得够快,重下旋一样可以拧过去,不够时间发力的时候,不要强行托底,宁可摆短劈长,托底或撬没有弧线,极容易出界,就算不出界,也很容易变成对方的机会球。

常见错误

a、 触球时拍面后仰 -- 原因是上步不足够,只是伸出手去兜底。

b、 上前时被球顶着 -- 原因是上步太早,没有等对方发出球已经冲上去,没有办法把握球的落点。

c、 球落在身体的中间甚至偏右位置,拧不出力量 -- 有时球的位置比较偏右,你拧得越好,对方越会发到你的正手位置去,单步往右移动不足,可能要改用并步。

d、 引拍反扭不足,拧不起球 -- 引拍反扭后,球拍的拍尖要指向自己,拍柄要指向对方,扭动后要转了差不多90度才触及球,这样才够摩擦速度。

e、 以肘为支点,外展前臂 -- 这样做动作太大,台内没有足够加速空间,挥不出速度,应该以腕为支点,拍围绕腕作扇形转动。

反手拧拉主要靠手腕发力,动作收回过程中手肘、拍子吊下来,腹部往内发力,腰腹不需要去用力,配合前臂手腕用力。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手腕拧拉已经很转没必要再用上腰部参与发力。用了腰部发力,腰震动反而不稳定。前臂、手腕就够,台内球技术,腰用得很少。

【只要步法到台内拧解决所有台内短球】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反手拧拉能处理任何位置的台内球。就算是正手小三角的台内球,只要脚到手腕到位、把动作做出去,台内短球都可以拧拉。

【拧拉斜线和直线的区别】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反手拧拉直线和斜线手腕的用力方向不一样,和拍头有关系。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发力的时候拍头往哪个方向球就往哪个方向走。

【侧拧全拧两种方式拧拉下旋】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拧下旋球有两种方式。一是侧拧下旋,侧拧,摩擦球的左侧面,这个球就不怎么吃下旋。二是完全地向内屈压死,然后薄摩擦,也可以叫它全拧。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全拧摩擦得很充分,但全拧的动作内屈多压得多,非常容易漏。侧拧动作幅度小,上台率会很高。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拧上旋球两种方式】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拧上旋球两种方式第一种拧拉上旋球,弧线很高,直接压拍撕过去,有点像反手撕。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第二种如果上旋不高,还是带点侧的动作,拍面还是侧一点,拉的过程当中拼命地向下去压拍,参照樊振东的动作,拧拉的时候把弧线控制好,压拍过去。

乒乓球反手拧拉技术解析

像樊振东这种全拧不建议业余球友去学,压得多很容易漏,对手腕的要求太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