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画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办了一场画展 就在2018年快结束时,12月22日,我和几位爱画画的朋友一起发起的“一群文画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办了一场画展,题目为:“边写边画——纪念屠岸、高莽先生逝世周年作品展”。这是“一群文画人”为纪念屠岸、高莽两位文画人前辈举办的画展。
缘起是:2014年5月10日,屠岸、高莽、赵蘅、肖复兴、罗雪村、冯秋子六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边写边画——六位作家速写展”,由此确定了“边写边画”这个主题展览。 没想到三年后的2017年,高莽和屠岸两位先生相继过世,为了把两位先生的写画传统延续下来,2018年2月1日,我们开通了“一群文画人”公号,新加入了孟晓云和我,重新构成六人组合。
2018年4月,“一群文画人”在现代文学馆聚会,商讨纪念屠岸、高莽先生逝世周年事宜,大家一致认同办一次纪念展。在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征集作品和策展后,终于在2018临近结束时,顺利举办了这场画展。
如果说,让我回答“我的2018”,这次画展无疑是有特殊意义的。不仅是纪念两位老先生周年,也是我个人的小画第一次在这么大个平台展示给公众,虽然只有二十多幅小画,但对我这个从来不知道画画是怎么回事的人而言,无异于火箭升天的感觉。
给我一百个脑洞,也想象不到自己会和画画发生关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戏剧性。
郊游——小茶包四岁生日画|水彩 2013年,年近四十的我当了父亲,从此生活换了一个频道,我也从一名媒体人转型为一名半职业父亲,陪孩子游玩、读书及各种娱乐活动,包括画画。看着小茶包用画笔在白纸上涂鸦,那么鲜活、生动,不免好生羡慕,充分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 有时候,他也拉着我一起涂鸦,从没学过画画,童年时也不知道涂鸦怎么回事的我,真有点不知所措。好在家里有无数绘本,可以随手拿来依葫芦画瓢。
奇迹发生了。临摹绘本居然如此好玩、有趣,难怪孩子们那么喜欢绘本。接下来,几乎每天都和小茶包约定一起画画,尤其是法国绘本大咖杜莱那些涂鸦,百画不厌。
两年前11月10日,那天茶包妈妈生日,我们爷俩密谋给妈妈画一个生日礼物,一整天,我们把一张红纸,折成八页,再学习网上折“豆本”的方法做成一个“小豆本”,在每页上画上我们胡乱拼接的画,一个父子合作的“生日小豆本”完成。
这一天起,我们父子共同开始了画画之路,两年多来,就这么开心地享受我们的亲子画画时光。 排队买炸糕|彩铅 夏日里,幼儿园放学,他和小朋友们在小区各处玩,我在旁边陪着,观察他们,也画他们。他们的游乐园,滑梯、平衡车、自行车、滑板车,水杯、帽子,以及陪伴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阿姨,他们几乎玩遍小区各个角落,我也画遍小区不同场景,房子、树、小草、楼梯、各种花、门岗、保安、物业饭馆,甚至垃圾桶……
自爱上画画,感觉多了一双眼睛,视野里多了一层滤镜,每个肉眼所见的物体多了一种面貌,非常让人惊喜。就这样边写边画,记录身边的一切,丰富生活的周边。
也许因为一路陪着小茶包长大,我的小画自带一种童画色彩,一股稚嫩的味道,我也乐得如此。因为没有基础,我画画不讲究任何技巧,也没有比例、透视等专业标准,基本上跟三四岁孩子的水平差不多。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这让我自由,没有任何的框框,甚至很多画丑到哭,但我喜欢。 大唐春小院|水彩 当然,朋友们的鼓励也是我乐此不疲的动力之一。像绘本画家九儿,她从我一开始在朋友圈贴丑画就开始鼓励我,每次夸的很肉麻,但我内心却小窃喜。还有童书出版人颜小鹂、敖德,绘本大咖熊亮、黑咪,绘本研究者费嘉等朋友们,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另外,“一群文画人”的朋友们赵蘅、罗雪村、肖复兴、孟晓云、冯秋子等,他们都有很好的画画本领,却能接受我这个不知道啥叫画画的人,成为“一群文画人”一员。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两年来,不断有朋友约我画插图、画T恤图案、画书的封面,也包括有人喜欢我画绘本。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分,不敢轻易玩花活,还是自己个儿瞎画踏实。唯一一次是帮杨早兄新书画了一组“书签”,这可能算是第一个印刷出来的“作品”了。
这两年,读书、画画和带娃是我生活的全部,很多人说羡慕这样的小日子,我自然也小确幸。
我曾经出版一本小书叫《在书中小站片刻》,书封上有两句英文:“All With Books,Always Books”。所以,当我开始画画时,书,再次成为我的首选对象。画和书有关的一切,书店、书房、书摊、书榜……甚至直接画在书封上。我的下一本书应该会叫《在书中小画片刻》,已经和出版社签了合同,就等着我这头拖拉机交稿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