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牡蛎论治备参

 银河一号图书馆 2019-01-31

论治备参

      牡蛎,是常用动物药之一,特别是高血压成一明星疾病以来,牡蛎更是常用药。原来用牡蛎,多使用煅制过的,自从张锡纯以后,更多的是用生品,张锡纯是对牡蛎用得最好的医家之一。本篇的最后一段,就是张锡纯的经验。——摘录者按

      1、鳖甲、牡蛎之清热软坚,人每​视为一例,漫无区分,不知此当明辨而不容忽者。《神农本草经》于鳖甲主心腹癥瘕坚积,于牡蛎主惊恚怒气拘缓。仲景用鳖甲于鳖甲煎丸,所以破癥瘕;加牡蛎于小柴胡汤,所以除胁满。由此以观,凡鳖甲所主阴蚀、痔核、骨蒸,不能以牡蛎代之;而牡蛎所主之盗汗、消渴、瘰疬颈核,也不能以鳖甲代之。

      2、牡蛎配鳖甲,消胁积;和贝母,消痰结。

      3、牡蛎咸寒固涩,虽能止汗,但属顽钝之物,非防风、白术引之,不能达于肌表。

      4牡蛎同熟地,固精气,禁遗尿;同麻黄根,敛阴汗;同杜仲,止盗汗;同白术,燥脾利湿;同大黄,善消痈肿;同柴胡,治胁下硬痛;同天花粉、茶,消上焦瘿瘤结核。一说本品合玄参,治瘰疬最效。

      5、仲景方中牡蛎、黄连、龙骨同治烦躁,而各有所主治部位。膻中黄连所主;脐下龙骨所主;而部位不定,胸腹烦躁者,牡蛎所主。

      6、胁肋痛用芳香理气药而其痛益甚者,当改用养血柔肝药,并重用牡蛎。盖牡蛎具有镇静之功,故治之有效。

      7、牡蛎有镇静作用,如出现头昏目​眩、烦躁不安、少眠易醒、惊慌、神志恍惚、血压起伏不稳定等症,均可在对证方中加用生牡蛎15~30克。

      8、治盗汗,常以牡蛎配杜仲、麻黄根同用,取其补肾固涩止汗的作用,每获显效。

      9、牡蛎含有钙质,与苍术等配伍,可用于小儿钙质缺乏的佝偻病。

      10、牡蛎若专取其收涩,可以煅用;若用以滋阴,用以敛火,或取其收涩而兼取其开通者,皆不可煅;若作丸、散,亦可煅用,因煅之则其质稍软,与脾胃相宜,然宜存性,不可过煅;若入汤剂仍以不煅为佳。​

,                                                          摘自陶御风《临证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