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医帮对谈录 · 听听不一样的声音 赴美医疗的水到底有多深? 在过去几年里,海外医疗一直都比较火热,去日本的、欧洲、美国的患者越来越多。乐医帮帮主有一位老同事——旱涝瓣,他现在加入了波士顿的一个医疗信息公司,试图帮助中国患者获得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医疗资源。于是我们联系到他,听听他对美国医疗的看法。
乐医帮:上一次接受乐医帮的采访已经是2年前了(点击阅读→“离开医院后,你过得好吗?”医护辞职后生活调查),你说你要去蓝天白云的地方,现在落脚哪里了? 旱涝瓣: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折腾的人。我曾在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学习,又在浙江大学完成了住院医师培训。来到美国后也换了好多城市,在加州洛杉矶、德州休斯顿、马里兰州巴尔地摩、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都住过几个月以上,德州最久,住了一年半,现在搬家到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乐医帮: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旱涝瓣:考察美国各地房地产市场,我觉得德州的房地产非常好(笑)。最重要的是我考完了USMLE(注:USMLE,英文全称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是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四步考试,正在等Match住院医师。为了熟悉美国的医疗系统,在不同的医院、诊所都待过。同时也帮以前的朋友、同事的朋友和家人预约过医院就诊或者医生会诊,还曾经在医院里面做过医疗翻译。因为考过中国美国两国的医生执照考试,所以基本还算有些优势。
乐医帮:那你见过的去美国看病的,大部分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旱涝瓣:偶尔有一些比较难的脑科手术,小儿心脏手术及一些疑难疾病,但大多数还是癌症。
乐医帮:他们选择去美国的原因是什么呢? 旱涝瓣:他们更相信美国医生的技术水平,也因为美国医院有更好的就诊体验。还有一小部分是名人,想要在更少人认识自己的环境下治疗。
乐医帮:他们来美国治疗,效果很好吗? 旱涝瓣:总体而言我觉得国内除了就诊体验差点,国内的医生水平很好啊(笑)。只是有些疑难疾病或者比较复杂的手术,国内做得较少而美国经验较多,尤其是患者是儿童的话,家长就更倾向于来到美国。因为病情复杂国内医生处理不了,来到美国之后经过治疗效果还不错。至于癌症,这个关键还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来美国稍微好些,如果恶性程度高、有远处转移的案例,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美国能够获得一定益处,但也不会有巨大的改变。
乐医帮:那你觉得美国治疗肿瘤的优势主要在哪里? 旱涝瓣:第一,治疗方案规范,第二,化疗副反应处理得当,第三,病理科医生的经验更多。国内大医院基本做的还好,但是一些偏远的、级别低的医院,他们的化疗方案就不是标准的化疗方案。但是在美国,基本还是按照比较规范的化疗方案进行。他们看到中国的化疗方案时,有时会一本正经的说“目前没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这个方案更好于这个经典的方案。” 第二就是对化疗副反应的处理。化疗可能出现的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这些副作用,美国的辅助用药更全面。我曾在国内做医生,国内很多都是住院化疗,而美国化疗绝大多数都是在门诊完成的,化疗之后有轻微的不舒服,不过基本都可以耐受,然后等输液结束就回家了。第三呢,就是我觉得挺难过的,国内病理科人才流失太严重了,很多时候遇到复杂的疾病,国内的病理没办法给出精确的判断。我一直认为病理医生是医生的医生,可国内不重视。我见过一个很优秀的病理医生离开肿瘤科,非常惋惜。而美国这边病理医生,基本是四年培训后再做一两年专科病理培训(Fellow)。收入虽然比不上外科医生,但是工作节奏、压力也没有那么高。这种培养机制让美国的病理医生队伍基本保持稳定。有了正确的人才,加上新的检测手段,通过病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对癌症的治疗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乐医帮:那么涉及到化疗药物,中国和美国有什么区别? 旱涝瓣:美国的药物,特点有“新”和“好”。美国的FDA(药监局)药物批准节奏比较快。很多药物都是美国使用了几年之后,国内才完成试验和审批并上市。但肿瘤患者往往需要争分夺秒的治疗,因此为了新药,来到来到美国。我曾看过一个视频,国内几个专家点评肿瘤药物进展,讲了很多新药的优势后,悻悻的说这些药不知什么时候中国能上市。我知道,中国很多癌症患者组织了买药互助群体,大费周折从美国、日本、香港甚至印度买药,我真的很希望真正的好药可以早点进入中国。另外就是药品的质量,这个我没调查过,也不大敢下结论。但是我通过我自己的经验、读到的文章、还有制药厂的同学那边了解到,美国的药品生产工艺还是更先进一些的。
乐医帮:那么来美国治疗,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 旱涝瓣:美国的医疗可以用“天价“形容,否则美国医生怎么能够有那么好的平均收入?美国制药厂怎么有钱?即使同一个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物,在美国销售的价格,都比在中国销售的价格贵很多倍。医院收费也是很乱,因为没有物价局,美国医院可以随意定价。7000美金的磁共振扫描,80美金的测体温这些,都是可以见到的。但是美国民众有保险,而中国患者没有,所以作为自费海外就医而言,价格就比国内高出很多。所以我不认为美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但是,我见过很多家底殷实的患者,如果他们轻松负担医疗飞机费用往返美国,医疗费用自然不成问题。
乐医帮:看来现在国人的确越来越有钱了。 旱涝瓣:是的,有个知名医院的国际部主任告诉我,前几年过来看病的海外患者大部分是中东国家。这几年来自中国的海外患者超过了他们,成为了最多的海外患者来源。但不要以为,中东国家来的都是石油大亨、酋长王子或阿依吐拉公主,其实很多都是普通的公民,他们看病、来美生活开销都是他们的政府付款。他们的医疗费用也是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医院协调支付的。所以中国来美国看病的患者,自己掏着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真的是挺惊人的。
乐医帮:那么对于一些普通中产阶级又想来美国的呢? 旱涝瓣:了解美国的医疗收费体系很重要的。美国普通民众都要买保险,患者自己先承担一定比例,超出一定额度之后,就是保险公司给医院付钱。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会有协议价。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个美国患者看病花了1万美元,他的保险计划是自己先承担2000块,其余保险公司支付。那么我们就算出来,保险公司来赔付8000块。但是保险公司会付8000块吗? 不会。假定保险公司只付3000块给医院,医院总收入就是2000+3000=5000块,账就结清了。可是假设中国患者来了,不讲价的情况下,直接付1万块,医院高兴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所以自负患者看病时,如果讲个价,比如六五折?医院一算,六五折也有6500块,还省去跟保险公司纠缠的功夫,可能就成交了。六五折只是举例,有些医院比较傲慢,爱来不来,不给折扣。有些医院本身就是良心定价,觉得顶多再打9折,也是有可能。这个只有做过研究才明白。
乐医帮:哇!原来美国医疗水这么深! 旱涝瓣:是。美国的医院都是自主定价的,对于中国来美国看病的患者来说,费用真的要好好考虑。很可惜的是,很多来美国看病的人,拿着中国的习惯思维,觉得美国也会有“《三甲医院收费标准》”,就很容易被“宰”。而且太多因素都混杂在里面。比如医生的工资,比如医院所在的城市发达程度,比如医院是否有土豪源源不断的捐款,都会影响到治疗收费。同样一个PET/CT扫描,在同一个区域,同样的设备,价格可以从7800美元到1800美元不等。我还想补充的是,我觉得中国知名公立医院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对于那些负担得起海外医疗的患者,在国内知名医院我相信也能获得很好的医疗资源,VIP病房、国际医疗部也不是遥不可及。当然中国的医疗体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社区医生、分诊制度、医疗保障体系等等。但是就总体而言,国内公立医院高端诊疗,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乐医帮:得选择一些有折扣的医院,这个我从没想到过。 旱涝瓣:是的,很多患者指着US NEWS医院排行榜说,我就要这个最最好的医院,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排名只差一位的医院,治疗费用有可能会差一倍。假设,总费用20万,就省了10万。当然,省掉十万美元,对于包飞机、自己带医生护士、带秘书厨师司机翻译的人不是问题,不过对于中产阶级还是挺重要的。
乐医帮:那么你觉得看病,除了性价比之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医院? 旱涝瓣:我觉得综合性医院比专科医院有优势。举例很容易明白,对于怀孕顺利、胎儿健康的孕妇,去高端私立妇婴医院肯定环境很好。但是如果她是一个高龄产妇、胎儿可能有并发症,最好还是去综合性医院。因为综合性医院的产科、妇科、新生儿科都齐全,出现各种并发症都找得到专科医生。我就见过一个消化道肿瘤化疗的患者,在德克萨斯一家知名肿瘤专科医院,因为肝脏的肿瘤压迫了胆道,一直黄疸,什么药都用不了。肿瘤专科医院的医生想在胆道下面放支架,两次都不成功。后来到了综合医院很顺利就完成支架了。这件事也让我想了很多,我知道肿瘤专科医院有比较细化的专业,有更多的新药、临床试验、基础科研,医生也很善于使用化疗药物的调配和放疗剂量的计算,但是到了一些平常做的不多的操作或者手术,尤其到了肿瘤带来的各种器官的并发症阶段,或许综合性医院是更好的选择,因为那里的医生、整个医疗团队就有更多经验来综合处理。
乐医帮:原来综合性医院有这种优势。 旱涝瓣:是的,我在巴尔地摩见过一个极其优秀的综合性医院,经常可以开展针对疑难病例的多学科大讨论、大会诊,有很多疑难疾病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乐医帮:那你还是推荐这种医学院附属的医院喽? 旱涝瓣:医学院附属医院非常好,医生都是鼎鼎大名的牛人,我非常敬仰。不过教学医院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有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我也做过学生,也带教过医学生。要把医学生培养成手,培训就是上手操作。而且科研就是去研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手术。患者难免就会接触到一些新手或研究中的治疗方式。
乐医帮:嗯,也理解。选美国医院,我们应该看排名对吗? 旱涝瓣:在缺乏任何全面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只有排名来参考。但是不要迷信排名。中国看病也一样,看病的关键是看医生,而不是看医院的排名、品牌。举个例子,北京协和医院排名比上海华山医院高一点,那能说北京协和医院随便挑一个医生都比华山医院的医生好么?尤其是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国家,医生的流动性大,不少医生都是先在知名医院镀金几年,等到成手后,到其他知名度差一点的医院做学科带头人,或者到富人区私立医院服务高端患者。都是金钱驱使嘛!而没有他那么优秀的医生,反而留在了原来的医院。你能简单的推出,排行榜稍微靠后的医院的首席专家,比排行榜前面医院的一般专家差吗?我觉得全美国前10名的医院,在医疗上基本各有千秋,要综合性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居住条件、华人氛围、飞机是否直飞,不过关键还是选对医生。
乐医帮:嗯,其实在中国也是一样的。最靠谱的方法我们还是去问科室里面的小医生,谁临床水平高。 旱涝瓣:对。去看病,要选择临床技术好,心地善良、真正关心你的医生。而不是实验做的好的,学生教得好的,在外名气大、内部口碑差的。这些都是你看医院排名根本看不到的,所以不要迷信医院排名。不过,一定要给预约留出充足的时间,我曾经内部了解到一个神经内科医生非常好,而且他也非常认真,每个门诊对新患者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问诊和查体,很多疑难的神经内科疾病都在这边得到了正确的诊治,但是因为排队的人太多,预约他的时间足足两个月。
乐医帮:听起来去美国看病的确“水深火热”,除了家底特别殷实的人来说,的确要慎重。 旱涝瓣:是的,最近这一年多还有一个新的方式,就是在出发之前,先由美国医生做会诊,无论是视频会诊,还是书面会诊都可以。我曾经做过视频会诊的同声传译,他们的病历资料也是我整理的。我看到,大概有80%的患者都想来美国看病,但在美国医生会诊之后,他们说患者在中国的医生那里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照护,即使来到美国的方案也是一样的,患者基本就放心的在中国进行治疗了。这时我真的很为他们高兴,因为患者在国内遇到了水平高的医生。剩下约20%,美国医生指出了一些不足,或者给出了更好的方案,拿回去跟国内主治医师商议,因此这的确是性价比很高的方式——由美国医生的规范诊疗思路,中国医院的平价治疗。如果实在有需要来美国的,再出行也不迟。赴美就医对于有条件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选择,不过不要盲目,出行之前一定要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自己的主治医师以及熟悉美国医疗系统的人沟通后再决定。
乐医帮:感谢旱涝瓣给我讲了这么多,今天时间有限,就先问这么多!谢谢! 旱涝瓣:谢谢帮主,如果有问题的话再向我提问好了,我们可以聊聊美国生活、政治。我最想聊的,是我最爱的德克萨斯。 若您对本话题还有什么疑问或看法,欢迎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