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一、天干对应数字 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或10) 二、地支对应数字 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0(或12) 公元后 三、计算 (1)公元年份-3后除以10,得余数可得对应天干。 例: 2019年 2019-3)/10余数是6,所以得对应天干为己。 (2)公元年份-3后除以12,得余数可得对应地支。 例: 2019年 2019-3)/12余数为0,所以得对应地支为亥。 (3)所以得:公元2019年为己亥年。 公元前 看完上面的转换方法,您是不是就认为自己就能把所有的公元纪年都换成干支纪法了?那你就错了,公元前的年份的转换就不是这样了。不过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也有一一对应关系。 四、计算 (1)公元前年干公式:公元前年干=8-公元前年个位数(个位大于8,差为负数,则加10) 例:公元前22年、公元前155年 前22年干=8-2=6,所以得对应天干为己。 前155年干=8-5=3,所以得对应天干为丙。 (2)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10 例: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 前22年地支=12*2-22+10=12,所以得对应地支为亥。 前155年地支=12*13-155+10=1+10=11,所以得对应地支为戌。 (3)公元前22年为己亥年,公元前155年为丙戌年 GIF |
|
来自: 文者0kaia3649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