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只知萧何韩信,却不知汉王朝背后那个居功至伟却不得善终的人

 tng1959 2019-01-31

周勃,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著名开国功臣、丞相,一生辅佐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吕后、汉文帝刘恒。他为人正直敦厚,不善言辞。他为建立与巩固刘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按常理,周勃原本应高枕无忧、颐养天年,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因人诬告谋反被汉文帝免去丞相之职,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周勃为何受到汉文帝如此猜忌和戒备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周勃功大、位高且权重。

诛杀诸吕与匡复汉室使周勃很快成了名扬天下的英雄,功高震主。特别是刘氏宗族,必然对他肃然起敬与硕礼膜拜。对于汉文帝而言,周勃将他扶上天子的宝座。这位声誉鹊起的功臣功大势强,他既可以扶人上马,有朝一日也可以拉人下马。尤其是周勃荡平诸吕的过程中在军中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强大号召力在汉文帝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汉文帝每每想起此事都会感到后怕。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是汉文帝登上宝座后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再说,周勃的势力盘根错节,汉文帝处理此事毕竟感到有些棘手。汉文帝深思后认为,让这位元老重臣留在身边多少潜伏着某些危险,让他远离京城也并非安全之举,让他“免相就国”才是最佳之选。

二是周勃超人的智慧和谋略加深了汉文帝对他的防范和戒心。

与诸吕政治上的博弈直至最后取得胜利,证明周勃并非无谋略的鲁莽之人。从周勃与刘邦多年的感情及后来周勃坚定地诛杀诸吕的举动来看,周勃当初同意大封诸吕显然是权宜之计,因为他深知吕后当权,诸吕势力雄厚,重权在握,应避开锋芒,不宜与其争锋。由此推之,周勃虽敦厚少文,却能审时度势,深藏不露,深谙权变之道,绝非一介武夫。处理诸吕问题时的虚与委蛇与随机应变,诛杀吕产时的细致谨慎与骗取吕禄兵权时的兵不厌诈等,都足以说明这位元老重臣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才。在汉文帝看来,周勃的威势与影响足以达到威胁皇权稳定的程度,这样的人必定是心腹大患。一旦这样的人怀有异心,策动江山易主可谓易如反掌。

三是周勃不惜一切钱财竭力讨好薄昭是让汉文帝起疑心的主要原因。

“(周)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薄昭乃汉文帝舅父,周勃把汉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全部用于拉拢薄昭,其用意很明显,无非是想攀缘薄昭这个高枝以求自固与自保。喜爱钱财的大臣并不可怕,其志向必不高远,君主自然放心,当年萧何就是如此,故而消除了刘邦对他的猜忌。如今周勃不爱钱财却喜欢结交权贵。况且又是汉文帝至亲,引起汉文帝的猜疑也是必然的。汉文帝认为,周勃这样做是想结党营私。在专制集权的皇权社会,君主最忌讳的就是大臣们结党营私。

四是周勃在其封地的异常举动招致汉文帝的反感。

每当朝廷命官按例巡行至绎地时,周勃如临大敌,非常害怕,自己常常身披铠甲,令家人持兵器以见。这似乎有点儿警戒过头,显然是对朝廷与君主极大的不信任。在汉文帝看来,这是对皇权的蔑视与无礼,当然难以容忍。周勃把自己摆在了与朝廷和君主的对立面,更何况汉文帝本来就对周勃怀有戒心。”

由以上分析可知。周勃的人生遭遇,除周勃警戒过甚等自身原因外,更主要的在于周勃功高震主和过人的智谋引起了汉文帝的惶恐不安。因此,笔者认为,汉文帝心胸狭隘、存有猜忌之心是周勃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