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个“Emily”诞生—波睿达生物CAR-T治疗白血病中国成功案例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31
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应用CAR-T技术,成功拯救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Emily的生命。6年过去了,Emily依然身体健康,癌症没有复发,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应用CAR-T技术治愈白血病的成功案例。

3年前,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迪拜女孩麦吉辗转全球各地治疗,在迪拜、菲律宾、印度、新加坡经历了反复多次的化疗、骨髓移植及分子靶向治疗均取得短暂缓解,最终还是复发,在获得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和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进行CAR-T临床试验研究的注册信息后,立即求治于武汉同济医院。

麦吉在武汉同济医院完成CAR-T治疗后,一直定期随访。近日复查再次传来喜讯,麦吉持续完全缓解,体内CAR-T细胞持续存在。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剑峰教授认为,麦吉在经过CAR-T治疗后3年持续得到缓解,将有望成为中国CAR-T治疗的下一个“Emily”,获得最终治愈的可能。

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在周剑峰教授带领下,与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利用波睿达生物的CAR-T细胞产品,早在2015年就开展了临床试验研究。目前已经完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试验研究近400例,获得了国内外领先的临床疗效。

在收到麦吉送给周剑峰教授和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医生的新年“福”字后,周教授兴奋的发送信息给波睿达生物的董事长张同存教授,祝贺波睿达生物的成功,并称赞波睿达生物所从事的CAR-T研究值得骄傲。董事长张同存表示,波睿达生物愿与武汉同济医院在血液肿瘤的CAR-T应用上继续同行。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CAR-T技术开发和新药研发,是国内最早从事CAR-T临床试验研究的公司之一。目前拥有针对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所有靶点和创新性产品。在针对实体肿瘤的CAR-T也获得重大进展,即将进入临床试验研究,原创性技术将领先实体肿瘤CAR-T治疗。针对HIV感染的CAR-T原创技术率先获得国家专利,并在临床试验研究中获得肯定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