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衙门蜡像 按理说清朝入关之后对于汉人政权明朝应该会百般抹黑,再不济也会淡化处理吧。但是清修明史不但没有抹黑明朝,而且还使劲地夸赞明朝。比如清修明史对明朝多有美化,比如清朝修的明史对明朝的皇帝评价甚高,甚至于一些平庸的皇帝,也能以无甚稗政(没啥大错)称为其功绩。 明史 比如明光宗这种在位仅29天的皇帝(号称一月皇帝),也没啥事迹可吹的,这可怎么写呢?于是史书就说: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翻译成白话来说,就是天下人对光宗寄望是很高的,可惜天妒英才啊,这雄才伟略还没施展,自己就先挂了,真是可惜啊! 明光宗 洪武开国之初,可不是什么王师,各地的家谱也都记录过朱元璋大开杀戒的事情,明太祖实录也承认了:“初,诸将破城,横暴多杀人,城中人民夫妇不相保《明太祖实录卷二》”。有心抹黑的话,此类绝对是重头戏,而在满清修的明史中,并没有看到这方面记载过(而且很多明代皇帝私德方面的问题也并没有记录在明史上),相反,明史对太祖的评价却挺高,称赞他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朱元璋和马皇后 朱元璋曾有一妃李氏,皇后死后,她就管理起明朝后宫。根据张萱《西园闻见录》记录,洪武三十年(1397年)十二月,朱元璋病重,因为“虑他日有武后之祸”,令李淑妃自尽。而在明史里却只记载了一个薨字。淑妃李氏(李淑妃),寿州人。父杰(李杰),洪武初,以广武卫指挥北征,卒于阵。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服除,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由此可见满清也不是大家说的一无是处,至少在对待前朝这方面并没有像别的朝代一样极力抹黑。这也算是满清不多的优点中存在的一个优点吧! 不知各位读者朋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