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扔掉90%家中物,讓他成了人生大贏家

 翠玉JolynLim 2019-01-31

「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愛因斯坦如是說。

生活像一團麻,熙熙攘攘,兜兜轉轉,紛繁複雜。

巧妙的是,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是快樂的秘訣。

他叫約書亞·貝克爾,一個典型的高富帥。

掌管150家店舖,拿著7位數薪水,有一個美麗妻子。

20多歲就買了豪宅名車。聽著是不是很牛?其實他是生活的大輸家。

讀大學時,約書亞覺得,「富裕就是每年掙5萬。」

畢業後,他很快拿到了5萬(人民幣,下同)。

「但我並沒有覺得富有。」 這時,他覺得富裕是每年掙8萬。

一年後,他年薪達到了9萬。 「但我還是沒有覺得富有。」

這時,他覺得富裕是擁有一輛豪車。就這樣,他一山望著一山高。

「覺得富了,就會幸福。」於是約書亞成了工作狂。

一週工作80小時,一年工作362天。

越來越有錢的他,將一個個願望變成了現實。

終於買了豪宅名車。開始享用奢侈品牌,總是用著最新款電子產品。

他以為擁有這些後,生活會更幸福。「但幸福感好像並沒增加。」

28歲時,約書亞就成了高管。

拿著7位數薪水,掌管150家店舖,在別人眼裡,他是那麼地成功:

一身名牌,住著豪宅,開著名車,隨手一揮就能擁有想要的一切。

但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身體不好,每天需要服藥入睡。

妻子在抱怨:你還像個丈夫嗎?兒子在抱怨:為什麼總不帶我出去玩?

母親不抱怨,因為已經生病進了醫院。除了賺錢,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個月裡,約書亞家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是,他母親去世了。「心痛自責,覺得愧做兒子。」接著,另一件大事來了。

妻子向他提出了離婚。「我不需要這樣的一個丈夫。」

約書亞感到無比傷心和挫敗。 但失去,讓約書亞開始反思:

「過於追求物質,我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於是,他決定改變。

約書亞只有288件物品的家,他開始丟棄東西。

試著在30天裡丟棄30個物件,丟掉沒穿過的衣服,

丟掉沒用過的器皿,這一丟,他竟然上了癮。

於是開始在家裡挨屋蒐集,那些用不著或不需要的東西,然後捐獻給慈善商店。

當把第四車東西運到慈善商店時,約書亞開始問自己:

為什麼要買這麼多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呢?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非常深刻。」

在自省中,約書亞發現,「自己購買這些物品的原因,說起來真是很可笑:

買東西只不過是因為別人買了,或者廣告上說我『應該買』,

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羨慕,或者是為了讓別人高看一眼,

或者是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東西。 過多的物質,

不但沒幸福生活,還成為約書亞的一個負擔。」

「買了十個杯子,常用的只有那一個。每隔一段時間還得清洗一次。

買了很多衣服,但從來不穿,不但找衣服麻煩,整理也費工夫……」

一番反思後,約書亞決定徹底「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生活。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他丟掉了家中90% 物品,也不再購買別人羨慕之物。

最後,他生活裡只剩288件物品。

「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樣的極簡生活,約書亞不但沒感到空虛,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

他放棄了7位數的工作,但從此擁有了大把時間:

精心做一頓美食,約朋友喝下午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作家,現在,我終於拾起了那支筆。」

兩年後,約書亞成了暢銷書作家。

「我丟掉了90%的東西,生活卻幸福起來。」

從小一塊長大的哥們瑞恩,看出了約書亞逐漸的變化,

「你現在為什麼這麼快樂啊?」

這時,瑞恩剛從高管位置被辭退,抑鬱苦悶得「不想活了」。

約書亞就把自己的極簡生活推薦給了他。

速度派的瑞恩立馬決定:「三週21天內過上極簡生活。」

(瑞恩把所有東西統統打包) 在約書亞幫助下,

瑞恩花八小時清空了壁櫥,並把所有物品打包放在盒子裡。

每一天開始時,只拿出這一天所需要的東西。

當21天結束,未拿出的那部分,就是需要捨棄的東西。

第一天,瑞恩解開了床單及洗漱用具, 之後是一些衣物,

從第11天起,瑞恩沒有再拿出任何東西。

生活21天後,竟然80%的盒子都沒打開,

瑞恩把這些東西統統出售或捐贈。

然後,帶著剩下的20%回家。 在全新的生活裡,

瑞恩重新找到了激情,現在最讓他快樂的事情是:

三明治,烏龜,以及溫蒂的咖啡。

「我竟然第一次感覺到了富有。」

一天,約書亞看報時,看到了一個調查報告:美國家庭平均擁有超過30萬件物品。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