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朗西斯 · 培根 [2]

 馱夫 2019-01-31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成长于英国。1927年前往巴黎,参观美术馆后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9年培根回到伦敦,在画室里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所谓“二流的装饰画家”。同时,不断实验水彩画与素描,他的地毯设计和早期绘画、水彩,稍具立体主义的风格,逐渐在艺术圈中产生了知名度。

 

 

培根逝去后,他颇为神秘的个人工作室首次暴露在公众面前,其混乱和丰富的状况另人震惊。一幢公寓内的小单间内铺天盖地的放满绘事相关的物件,全都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到处堆叠散落的照片和印刷图片,大都污秽不堪,残破不全,令人头昏目眩。然而那正停留在一座画架上进行中的作品,无论是进行到了哪一步都在这纷乱无绪的环境中显得特别突出。那是令人难忘的明确有力的秩序化的形象。作品显然是从这培根称之为“混合肥堆”的画室的纷乱堆成的一切中开始和进行的。

 

 

培根是有着极强破坏力的画家。他的画面中扭曲的躯体与面孔宣泻出一种燃爆似的不确定性情绪,使画面罩上了一层黑暗压抑的死亡阴翳。那隐抑着的呐喊,展露了当下人类普遍丧失信仰后的痛苦与无助,在这个时代,这也早已不是画家个人的自传性绘画了……

 

 

培根说,“真正的画家不是按照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来画它们,而是根据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来画它们。”培根的作品被认为深深揭示了人性,展示了他自身难以抑制的恐惧,但培根确实是在鲜血、欢乐与恐惧中的复杂激情中创作的。

 

 

在创作题材上,培根喜欢畸形和病态的主题,最擅长运用多变的技法以有力笔触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野蛮、恐怖、愤怒和兴奋。并根据自己内心的幻象和痛苦,运用漩涡式样的笔触,表现被摧残后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态。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按照真人或动物画出来的,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被遮盖了的景象。他尤其喜欢画肖像,他表现“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

 

 

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个人的孤独和苦恼成了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他的画面上往往出现的是一个可怖的、痉挛的、孤寂或挣扎的肉体,一个难以名状的“食尸鬼”或是一个咆哮着的恶魔,它或坐或站在一个幽闭着的阴森的空间中,很像一个阴暗的单人牢房。这些怪诞的变了形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痛苦和紧张的情绪震撼了西方画坛,也使培根作为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艺术大师蜚声大西洋两岸。

 

 

培根阅读广泛,思想独立,他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注意社会的准则和禁忌,“远离这一切,达到了否定或违反的惊人程度”。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他的存在完全是个人的。按照他的观点,“每一形象在潜在意义上与所有的形象相等”。他让自己的想象力在画面上驰聘,白日梦的基调屡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冥想的冲动中不停地创造着。由此造就一代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