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亚伯拉汉 2019-01-31

莲花池是北京最古老的湖泊园林之一,位于广安门外六里桥东北,因早年在此大面积种植莲花而得名。

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它是北京城市定位的重要坐标。

华龙网引2016年5月5日北京日报莲花池是北京的摇篮》摘录:

古时莲花池位于蓟城、辽南京、金中都城西而称西湖、太湖。莲花池是个泉水湖,汉代即已形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莲花池是北京生命的源头,是北京城的发祥地,被称为北京的摇篮。建设大城市首先要解决水源,水是城市的命脉。史学家说:“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

据记载,北京的前身战国时代的都城——蓟,就建在莲花池的东边,莲花池是古蓟城西郊洗马沟的上源。郦道元著《水经注》记载:莲花池“湖有两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

莲花池是辽南京城(陪都,今北京)、金中都(首都,今北京)城的重要水源,金中都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开端。有一段莲花河为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辽代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人,契丹人就是利用莲花池的水源得以休养生息。莲花池之水在辽代皇城附近,形成了不少湖泊,利用它修建了许多皇家园林。金代统治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女真人,金代湖水达到最大规模,莲花池水通过洗马沟流入护城河、流入城内,西苑太液池、鱼藻池、浮碧、游龙等处的湖水均由莲花池供给。

元代废弃金中都城,在其东北建成元大都,引用昌平百浮泉水供应城市用水。到了明代,莲花池湖水面积仍有十几亩,而且附近有泉水涌出,冬日不冻,向东流入洗马沟。清代以后,莲花池逐渐荒弃。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养鸭场,20世纪70年代初仍有几亩水面,后由于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没有水源供给而干涸。自辽金开始,莲花池为北京服务达1000多年。

金代在今广安门外南北有两处莲花池,有人将其混为一谈。北边即今莲花池,南边为金中都鱼藻池,位于金中都城内皇宫西侧,即太液池,其水源由莲花池供水,遗址尚存,旧称南河泊、莲花池,即今广安门外南街青年湖。金代它在城内皇宫,到清朝时鱼藻池就变为广安门外西南了。清末时,仍为水道地带,清时震昀著《天咫偶闻》载:“南河泊,呼莲花池,在广安门外石路南。有王姓者,于此植树,起轩亭。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可以泛舟,长夏游人竞集。”此文中“在广安门外石路南”之句,是指广安门外清代雍正、乾隆两朝修建的广安门至卢沟桥用条石铺砌的石道,莲花池在石道北边,南河泊在石道南边。上世纪50年代末将鱼藻池改为游泳场,称青年湖。改革开放后青年湖北半部建成居民楼称青年湖社区,南半部仍保持原来面貌。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莲花池在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位置

莲花池公园网站资料:

莲花池是北京城的“生命之源”,存在于3048年之前,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地处丰台、海淀、宣武三区交汇处,紧临京门——西客站,属北京市一级古遗址公园。北京城的建都史是从公1153年金代都城迁移燕京开始的,史称金中都。金中都就在莲花池东、西、南侧发展建设。金中都的建立在北京城的发展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封尧后于蓟。蓟城就是北京城的开端,而蓟城的摇篮就是莲花池,史学家云: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莲花池古称西湖、太湖、南河泊,因广种莲花故称莲花池。《水经注》记载: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远望,亦为游瞩之胜所也。可见莲花池早就是一个郊游风景区。为保护古都风貌,1998年做为北京市重点工程丰台区政府开始对荒芜多年的莲花池进行复建。规划占地面积44.6万平方米,湖面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5万平方米。分为金都胜境、桃源泉涌、荷灯广场、和平广场、儿童乐园、荷花荡、老年活动区、商业服务区、风荷亭等景区。历经两年设计、施工大部分建设已经完工,开始接待游人。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莲花池公园

北京瞬间(1222):北京的摇篮莲花池公园

莲花池公园边北京西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