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是一场合作狩猎

 hercules028 2019-01-31


这看似是一个得意尽欢的成功故事,故事背后是骨子里的浪漫与豪情,究其渊源也许来自血脉。“我想艺术家嘛,他的一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周氏兄弟


幻想,艺术的生命力

见到周氏兄弟,我首先联想到的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

他们着礼帽,皮衣,尖头皮鞋;蓄长髯,长发,像穿梭在现代社会里、来自古代的武林怪杰。他们作画时提着几米长的笔挥舞泼洒,那场面仿佛是一场高手间的决斗,或者是一次合作狩猎,气势惊人。

周氏兄弟在美国芝加哥工作室创作


1986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周氏兄弟接到邀约去美国举办画展,出发时,随身只带了30美元和一箱行李。画没有卖出去,他们也没有再回来。

然而很快,就在赴美的第二年,一鼓作气的周氏兄弟便获得了美国现代艺术大展金奖。这简直就像奇迹。山作曾实在地形容过:“那种一夜醒来扬名天下的感觉,只有那些吃尽苦头的人,才深有体会

或许正因如此,他们对“同类”异常慷慨。一位著名诗人早年到芝加哥大学参加研讨会,和几个大陆学者挤在学生宿舍。诗人写道:“我睡在客厅沙发,连做噩梦都不敢翻身”。周氏兄弟像救星一样出现,他们把内陆学者邀请到自己刚刚买下的波兰人俱乐部,设晚宴欢迎大家。诗人目瞪口呆:“灯红酒绿,侍者如云”。

再后来,他们创立周氏兄弟基金会,买下两万平方英尺的楼宇做工作室,资助青年艺术家,去欧洲不同的艺术学院为艺术创作者讲授他们的“感觉主义哲学”,一讲就是二十几年。他们的画作被欧美各大机构竞相收藏,一位藏家竟收藏了一百多幅周氏作品,认为他们的作品启迪了灵魂,开启了智慧。

周氏兄弟的作品主题涉及生命与灵魂,《从天国到尘世》、《生命的莲花池》、《风·智慧》、《打开我的门》《生命的诱惑》……这些其实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晶。没有人告诉他们要创作什么,他们的作品就是他们的人生。体验,经历,迷惑,梦想,哲思,就是他们怎样看待这整个世界。在他们的画作里,一个原始图形般的人像频繁出现,有时它是跳动的,有时它是奔跑的,有时它又是扭曲的。这个人像正是两兄弟对于“绝对精神”的表达,也是他们的各种自画像

《灵魂》· 1995 · 布上油画


他们的作品也与梦有关。山作说:“因为只有梦才带来很多梦幻的梦想,很多追求。没有梦的人呢?就无法做成什么事情。我们一直保持着内心丰富的思考,从以前到现在,我一直在一种精神幻想的世界里,就是艺术家的梦想,就是想象力。幻想跟人生的经历结合在一起,最终留下来的就是生命的轨迹。

《生命的莲花池》系列-悟,2015年


身为艺术家,他们更愿意相信艺术是永恒的。

“艺术、文学有一种关键的东西,是它本身的生命力。”

——周氏兄弟


独行,不孤独

摄影:谢飞                                            


这是入冬以来北京最冷的一天。在位于日坛东路、毗邻各国大使馆的工作室里,周氏兄弟——山作,大荒,各自点燃了一支雪茄。

烟雾缭绕里,大荒讲述了多年前的一件奇事:一位老师,曾经是天津美院的院长,他对中国的当代艺术有很大影响。80年代,周氏兄弟还没有出国的时候,他们带着自己的一卷画去拜访这位老师。老师接到画,只是打开了画的一个角,便赞叹道:“好啊!”——在他只看到了一个角的时候。

另一件事是在90年代,周氏兄弟到了美国之后的数年,一位美术馆的馆长与他们聊天吃饭。他对他们说,其实,艺术家party的时候在工作,喝酒的时候在工作,夜晚睡觉时也在工作。一切对艺术家创作有帮助的时刻,他们都在工作。

艺术家的敏感可见一斑。一个念头,一束火光,一种情绪,都有可能被他们牢牢抓住,摔进画作、影像、音乐、雕塑,或是任何一种表达中。大荒说:艺术家不是进了画室,拿起画笔才开始创作。在他看来,那些有关创作的时刻,是每分每秒,如同“个人的呼吸”。而“艺术家有独特的关注力。他们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层面,是一种独特的感觉。

大荒从会写字时就开始记日记了。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记录——父亲突然消失,求学之路受阻,带着中国梦去美国,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他就是要记下来。梦想能够实现的征兆全无,大荒却一直确信,一切从自己的现在开始,今后的一切都会变成历史。山作则觉知:别的孩子很容易做到的事,对他们来说却很难。

周氏兄弟 ·《历史的肖像》· 2012 · 布上油画

山作熟稔艺术家的故事:梵高的艺术生命只有短暂的十年,生前创作的800幅画只卖出一幅。但在今天,他的一幅画作被拍卖5.3个亿人民币。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曾经住在父亲留给他的一个小房子里,每天观察窗外的景物,四十年如一日,直看到自己得到一种新的灵感。40年后他的绘画到巴黎展出,所有的艺术家都对他肃然起敬。

塞尚 ·《圣维克托山》· 1885


“他在40年之中,静静的,就在他的画布上,画那几个静物。”山作缓缓讲述那些艺术大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曾在磨难时给予他们无限的希望。

在高度敏感、高度幻想、高度思考的创作中,大荒有时会感到孤独。在别人看来不该流泪的时候,他流泪了;在别人不觉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时候,他很兴奋。他以为自己是坚强的,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打败自己的时候,他却很脆弱。他在一条线的两头,极端,危险。他能有多坚强,就能有多脆弱,能有多快乐,就能有多悲伤。


摄影:赛南


他也会向自己发问:“为什么总有孤独感?” 得不到答案,只能自我安慰:孤独为自己带来创作的独特视角,正是孤独感让自己走上了独特的道路,成就了自己。后来大荒想到:孤独是因为不迎合,不去凑热闹。凑热闹的人不孤独,但很容易没有自己。


梦想,永恒,传奇

芝加哥 是美国第三大城市,风景优美,有着浓厚的都市艺术氛围。在芝加哥的摩根大街上有一个9000平米的废弃仓库,在没有任何政府机构、资本支持的情况下,周氏兄弟以他们的梦想和一己之力将其打造成一座城市的灵魂式文化地标——周氏兄弟国际艺术中心。他们给来自世界各地拥有特殊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纯粹、温暖、自由生长的艺术港湾。

周氏兄弟国际艺术中心活动海报


2017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携基金会访问了这里,并发表了演讲。两天后,艺术中心被《纽约时报》评选为“芝加哥五大必去地之一”。其实在奥巴马造访之前,这里已经成为了芝加哥的一个传说。每个月第三个周的周五,这里都会举办一场近2000人的party,不仅吸引了芝加哥当地的潮人、文艺青年,还让全美的精英人士也趋之若鹜,慕名来到这里享受身心灵的盛宴。

周氏兄弟国际艺术中心


这看似是一个得意尽欢的成功故事,故事背后是骨子里的浪漫与豪情,究其渊源也许来自血脉。从广西到芝加哥再到世界舞台上的人生经历,45年“联体合作”的创作方式,标志性的“周氏自画像风格”,连带着狩猎一样的艺术表演,这一切都成就了他们的艺术传奇

我想艺术家嘛,他的一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周氏兄弟


摄影:谢飞


艺术史上总是这样的,艺术家无知自己的成就,周氏兄弟却是例外。他们那么豁达,那么自信,他们敢做梦,把梦做大,把梦变成现实。他们自知天才

生活上他们有多豁达,艺术上他们便有多真挚。

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天才是唤醒的。”要在“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气氛里面,才可能在无意中把天才给唤醒。”山作这样描述。

摄影:谢飞


山作说:

大千世界里,有困惑,有恐惧,有对生命的热爱,有对未  来的幻想,有童话故事,有忧伤,有孤独感,有空灵。很多东西变成艺术,就是把最打动人的东西,转化成音乐、绘画、视觉世界永远是很复杂很意想不到的,所以人不断的困惑,多么神秘,多么美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去看歌剧,要看从生活升华到艺术层面的悲剧,把美好东西当众摔烂,观众惋惜不已,久久不能释怀。在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平静的现实生活中,需要有精神的东西,所以才需要艺术。


周氏兄弟作品,雕塑《太阳鸟》


大荒弹了弹烟灰:生活平静,就像一个机器,每个人做不同的部件,让国家社会运转。但总有小部分人去幻想着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有没有的东西。现实可能只闪烁出一点火花,艺术家把它放大,把它变成永恒的艺术

和周氏兄弟的访谈有如一场心灵洗礼,山作淡然,周到,宽广,面对无知无畏的提问仍然真诚作答,他是和蔼的长者,也是锋芒内敛的高人。大荒敏感,率性,纯粹,在他的内心中或许随时有矛盾迸发,伴随而来的是天才的火光,能量巨大。两个差异明显的人,气场却奇迹般的互相冲撞,也互相补充融合。

烟雾中,两个人的形象愈发鲜明起来。

摄影:赛南                


对话

艺术就是画布上的一种革命

G:想问大荒老师一个问题,您觉得自己的创作是有尽头的吗?就是最终极,你想要的是什么?

大荒:这个我希望不会有尽头了,因为艺术总是在发展,艺术的创造力应该是不断的,应该比生命还长。要是一个艺术家,他自己感觉到一丝的孤绝了,那这个人也就没有价值了吧。


G:您觉得创作与审美的关系什么?

大荒:审美是非常个人的,因为美的东西是很个人,有时候别人看起来很不美的东西,你觉得很美;当你觉得很美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认为是美。所以艺术的东西有时候光是用美去概括或者去表达的话,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不准确的。说这个画得好,这个画得不好,好和不好是用常人的眼光去看


G:怎么讲呢?

大荒:艺术上没有那个评价,有时候太好就没有价值了,它的价值正因为是不常规的是不好的,但是它不好里面有一种很深刻的东西,一种很破坏性的力量,一种很永恒的东西在里面。

我们看到废墟,觉得说很美,你在里面发现这种其实是一种破坏性的东西,就是会觉得美,比如说小桥流水才是美,树上的鸟唱歌这些,那也是一种美。但是艺术要的东西它有独特的视觉,所以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是要看它的价值,不是说他画得好,而是它有多少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由于它的出现,后来又对后人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就是他的艺术的这种价值,他可能启发了很多很多的人,让他们拥有审美


G:我现在感觉艺术家他的画作、雕塑或者说怎样的艺术,其实它的本质其实还是艺术家的思考

大荒:对,我觉得是首先是这个人——这人很深,但这个人本身他喜欢做这个东西,最后通过这个东西体现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就艺术家本身是一个作为人中很优秀的人、很深邃的人,然后选择任何一种方式去表达,他的思考也可以参透到很多领域里面。


G:刚才我在看那边的一个画册里一幅作画的那个场景,两个人拿着很长的一个笔在那边绘画的时候,不像是一场绘画,倒像是一场狩猎。我就想到了广西花山的那个壁画,想到那些很原始的符号。我觉得这些跟后来的创作可能都是有很多关系的。 

大荒:我们的绘画可能是更打破这个画框、更打破这个花山之外的。在这个世界里面,你的想象力,一切就是你的体现。你自己的一种艺术思想,幻想。它应该是画布上的一种革命,是更广义的艺术的思考,还有艺术的人生,然后才自然的带来一种艺术的创新的形式。


G:就是说应该去打破、创造和超越?

大荒:因为这是艺术作品,它本身不只是在这个画布的小天地里面去创造一个世界,他应该可以打破这些画框。历史上很多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自己独立创造了一个自己的山峰,它才可以不可复制

山作:很多艺术家也是在小小的画布上创造和发现了他们另外一个艺术的天地,然后去专注地做一件事,是非常伟大的。


G:大荒老师说的周氏兄弟之所以是周氏兄弟,就是他们的特色,就是我不止局限于这个画框里。

大荒: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独特的艺术组合创造、包括我们的作画风格、我们的思考和我们所做的很多东西,很少沿着前人的足迹。他们有些人说我们就是不按正常出牌,这个也不是有意的。因为他在灵魂里面,就觉得要去创造一种自己的东西,就是去打破原有的,最后形成了这样的兄弟,就是周氏兄弟


G:最后想再问山作老师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

山作:什么是艺术?我想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完美的极致便是艺术,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周氏兄弟

周氏山作和周氏大荒,世界著名的当代抽象艺术家,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合作时间最长的兄弟艺术家组合。

自从1986年赴美,凭借自身的努力加上天分,创造了艺术史和美国寻梦的传奇,成功展现了深刻的东方哲理及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当代艺术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