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期间,日军的东洋马是从哪里来的?

 yezhu8888 2019-02-01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是有马的,不过却很难称之为战马。因为日本原产马叫来苏马,祖先是中国的蒙古马,但是如日本人一样,蒙古马在日本繁衍多代后,变的十分矮小,仅比中国的驴子略高,自然也谈不上有多大力气和多强的负重。身材矮小的日本人,骑在上面,都不好意思跟别国军队的骑兵人打招呼,因此靠日本来速马很难完成近代化军队的建设。

19世纪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后,除了教育、工业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日本也注意到,日本军队的战马根本无法胜任现代化的战争,军队全面学习德国的日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骑兵部队,在德国人的建议下,日本对马匹杂交改良。

1867年,拿破仑曾赠予日本26匹以高大、健壮、善于冲刺著称的阿拉伯马,被日本用来进行配种,改良了将近10年,杂交品种个头仅比德国狗大一点而已,根据统计军马的体高为135-138厘米,原来都是近亲配种惹的祸。

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军部紧急征召军马,但真能达标的马屈指可数。日本军马不仅体型不达标,精神方面的缺点还经常让日军侦察兵被俘。运输途中,身材矮小的日军军马常踢坏车厢,显得性情暴虐,欧美军马却相对很安静,原来欧美军马都经过阉割,日本人终于学了一招,回家时赶紧地割了马卵。

八国联军时,日军的战马比欧美军马普遍矮20多厘米,体重也轻70公斤,欧美军马能轻松地以每小时27公里的时速行军,日本军马的速度只有每小时17.8公里,日军的军马已全面落后于欧美的军马。

到了日俄战争爆发的1904年,6%掺入了外血的日本马个头提高到了147.6厘米。然而在战场上还是打不过俄国军马。日军做过这样的试验:同样一辆车,8匹日本马拉不动,6匹俄国马拉着奔跑如飞。

受此番刺激,日本开始全力引进顿河马、安格鲁诺曼、纯血阿拉伯马等世上优良的战马,进行科学的繁衍杂交。

1906年,日本实施第一期马政18年计划,用欧美公马配全国七成的母马。这么着配了18年,到1924年,继续推行第二期马政18年计划,选出那些适应日本气候的欧美公马加强配种。

到了1932年,日本马由于大量引入英纯血、阿拉伯马、盎格鲁诺曼等优良马种,在个头和力量上都有了大幅提高。1939年,日本军马的体检标准提高到了160厘米。这就是后来身材矮小的日本骑兵能骑着高头东洋马的原因了!

抗日战争爆发时,日本军队战马平均已高达1.6米,甚至高过了平均身高只有1.5余米,尚不足1.6米的日军士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