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跟当时的当权者又有多大的关系?

 澳門東林士大夫 2019-02-01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不是感觉升平盛世啊?这么多寺庙,佛法昌隆,百姓乐业,亭台楼阁,烟雨蒙蒙,真是人间仙境,让人虚心向佛,意自澄明。

但是梧桐夫子说过:听啥都要看上下文哪。这两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照例,先讲平仄关系。因为这首绝句和其他的七绝在格律上有一点点不同,有出律,我们正好可以讲讲出律和拗救。

看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标出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押韵的格式。注意首字平音不影响格式推导(不懂平仄推导的关注我看以前的答题或文章,不重复讲了),由此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可以认真对应下,有没有问题?好像没什么问题吧,因为只有几个地方可平可仄,大致都对应啊。其实,这第三句问题可大了。因为在格律中当时的音调分为“平上入去”,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但是在古时候“上入去”三种发音都是归入“仄”,而现在的“阴平,阳平”也就是一声,二声在古时候都在“平”音里。“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句诗中间的“八,十”两个字都是入声字,归入“仄”音。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平仄关系实际上是“平平去上入入去”,简化后就是“平平仄仄仄仄仄”,这还得了?三仄尾,出律严重啊。虽然我们现在来读,可以拖长音调读“八——十——”变成“阳平”的读音,感觉不出格律的错误,但是在当时,这两个入声字是发音短快,急促的,作为晚唐“小李杜”的大诗人,肯定知道这个错误。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呢?要是我就会改成“南朝五百零一寺”,这就合律了,为什么杜牧不这么做呢?这只有一个可能:他手上有这个数据。南朝现存的寺庙大概真的是四百八十座,他不愿意用首句里面的千里之类的语言修辞来夸大或者虚标,那么说明他写这篇东西,确实有他自己的想法,或者说确实是打算给某个高官,甚至皇上来看的。

权且不管他怎么想的,反正按当时的格律来看,肯定是出律了,而且非常严重。那怎么办呢?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平仄关系为“平仄平平平仄平”,在第五字使用了平声的“烟”,三连平出律,双救上句五六字的拗。

格律诗出律之后有三种处理办法:一就是“哈哈”一笑,咱写的古风呢,不讲究那么多。把脸给留住,千万别在标题里自称绝句或律诗。二就是弃诗重写,如果是我肯定就会另寻捷径(因为我水平差),这两句就改成:“南朝伍佰零一寺,多少楼台雨雾中。”气质上就差多了,但至少合律。三就是拗救,就是杜牧这种处理方法了。用最后一句平仄互换拖慢了语气,减低了第三句连续几个入声字带来的仓促感。此为大师手法,需慢慢体会学习,绝非一日之功。

讲完平仄关系,咱们具体看诗,顺便理解下为什么他要这么写。

杜牧由宣州江宁往扬州拜访牛僧儒,途中写下这首诗。也就是说,这就是一首山水诗。

“广袤的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亭台楼阁全都笼罩在风烟云雨之中。”景色何其美也。

但是杜牧是写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啊,忧国忧民之心,可以说从来没有放下过。时唐文宗在朝,佛教自则天皇帝时期大兴,后唐宪宗迎佛骨,贬谪上书劝谏的韩愈,全国上下,佛教风头无两,大量土地用来修建寺庙,大批僧人不劳动,不交税,占用社会资源,而军政方面藩镇割据,中央王朝讨伐无力,大厦危危欲倾。

为何杜牧笔锋一转,提到已经灭亡几百年的南朝?南梁皇帝萧衍一心向佛,修建了四五百座寺庙以表虔诚,结果后来爆发“侯景之乱”,被困在宫里活活饿死。于是杜牧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唐朝皇帝佛道误国的担忧。

至于是否上达了天听,不知道,但是杜牧的这种看法也越来越被重视,直到文宗去世,唐武宗发动“会昌灭佛”,并平叛藩镇,为大唐带来了中兴的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