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斗术到底能不能防身?!几条理性分析带给你安全!

 至纯至强 2019-02-01

格斗术到底能不能防身?

有很多人想通过学习格斗术,比如拳击、散打、柔术等等获得好的防身能力,这不切实际.练习格斗术,比如拳击、巴西柔术确实能稍微提高你遇到危险时自保的能力,但是如果纯粹以防身为目的学习,投入很高,产出很低.本文非技术文章,目的不是教你如何防身,是希望以防身为目的的朋友对格斗术和自卫间的关系能有正确的认识.(本文修改自 武林风解说王彦博 原创文)


摘要:首先我们看一些案例。


1、1月2日,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附近风华时代小区内,一名中年男子被刺身亡,警察透露死者家中有被翻动和打斗的痕迹。嫌疑人李某某因媳妇不给钱,两人吵吵后,他寻思着找点儿钱,打开了别人家的门,与归家的男主人正面相遇,他自称在求对方“放一马”未果后刀捅对方。男主人是拳击教练,在被捅20多刀后追出去倒在自家单元门门口,不幸去世。


2、据报道,四十多岁的云和人梅某在当地算得上高手级别的人物:喜爱武术的他曾任云和武术协会会长;曾在武术比赛上勇夺三金一银;还在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得七项全能冠军;擅长“板凳功”和“洪拳”。但不幸的是,前几天,与别人的一次争斗中,他被砍身亡。梅某在武术界可谓声名远播,与发生冲突的叶某年纪相仿,两人打斗时,梅某拿了木棒,叶某手持刀具,围观的群众都为叶某捏把汗,还以为吃亏的肯定是他。比划来比划去,竟然梅某先后中了数刀,最终倒在血泊中。


……


1 首先我们要分清防身和斗殴两个不同的概念.

防身是防御性质,最高目标是不遇到危险或者能无损伤脱离危险;斗殴是进攻性质,最高目标除了保护自己外,还有伤害对方.防身是被动情况,受伤者通常都是纯粹的受害者;斗殴双方都有责任,受伤者有很大的自找成分.一点口角发展到使用暴力纯属没事找事.我相信一个有正经职业的成熟的人不会参与斗殴,因此双方自愿的斗殴情况不在本文考虑范围之内.


2 遇到暴力侵害时的基本原则



2.1 发生搏斗时没有赢家,只有输的很惨的和输的不那么惨的,能避免使用暴力就应该避免.


2.2 事关人身安全不值得冒险.

2.3 街头充满了不确定性,你不知道对方能下多重的手,是否携带武器,是否有同伴

3 防身元素按重要性的顺序

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搏击方面的技术.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错误.根据以上原则,我们首先要尽量做到的是不遇到危险,然后才是遇到危险后怎么办.

3.1 远离危险元素从做人开始

某A是一位大学讲师,为人和善,从不与人争吵.他过着很简单纯粹的生活,研究,教学,参加研讨会.和他共事的是他的学生和研究团队.此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三十年从没打过架.某B是一位无业人员,白天网吧晚上酒吧,脾气及其火爆,能够因为别人多看他一眼而动手,平时厮混的是当地的各种流氓混混.此人先天勇猛异常,斗殴几百次毫发无损.在我心目中某A才是真正的防身高手.

前一段发生了一件事情,某巴西柔术教练因强奸幼儿入狱后遭虐待.如果你是这种人渣,武功再高也救不了你.

3.2 提前判断危险的来源,在无法完全避免危险的情况下尽快设法脱离


狭窄,阴暗,少人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夜间如果必须去偏僻地段,请公车司机在车站之间让你下车.进出门注意身后是否有人.简单来说,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尽量远离可能的危险.在不得不靠近危险来源时,事先计划好逃脱路线.一位职业保镖可以在这方面给你很多指导,但是普通人以基本的生活常识,只要具备随时留意危险的意识,也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3.3 理性的价值观和交涉能力

我的格斗术教练说,如果他遇到抢劫一定不会反抗.他也许有能力成功击倒抢匪.'我把身上的现金全给他,也只不过白干一天活而已.如果我和他搏斗,即使我有90%的机会不受伤而战胜他,剩下10%的受伤机会我也不愿意承受.万一我受伤了要请假占假期被扣钱,要看病买药,满打满算比给钱亏得多太多了.'你知道这个道理,歹徒也知道.打伤你对歹徒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在搏斗中留下疤痕反而容易因此被指证.如果被人堵在死胡同,按歹徒的要求做,大部分人不再为难你.如果歹徒以伤害你为目的,尽量说服他攻击你没有什么好处.事后请仔细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2.1的大前提.



3.4 使用武器

中国第一个黑带柔术教练啤酒老师被问到他在巴西是否会用格斗术打架时回答:'不会,他们有枪.'假如我空手挑战GSP,他可以毫无压力的击败我而自己不受伤;如果我持刀对抗空手的GSP,他很可能不愿意和我交手.并不是说我持刀后的战斗力一定胜过空手的GSP,但是武器对我搏斗能力的提升足以让GSP认为冒受伤的危险和我搏斗不值得.我自认无论怎样刻苦训练徒手搏击也无法对GSP造成威胁.也就是说持刀对战斗力的加成超过练一辈子徒手搏击技术.在无法回避冲突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武器或者跑到可能有武器的地方.

综上所述,一张满分是100分的防身考卷中,做人态度占60分,对危险的感知占25分,逃离危险的能力占10分,武器格斗占4分,然后才是占1分的徒手格斗.因此假如你备考'防身'这一科目,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暴力侵袭发生的机会.至于徒手格斗部分,其实是锦上添花,不是根本上必须掌握的.你和某人结了仇,或者遇到精神病人不要钱非砍死你不可,而且你身边还没有任何能当做武器的东西时才可能需要使用徒手搏击技术.如果能做到之前说的几点避免危险,这无疑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学习游泳对过河可以说确实有一点帮助,但是正常人都会选择坐船或者从桥上走.以防身为目的学习徒手搏击技术相当于扔西瓜拣芝麻.

4 为什么擂台格斗术不适合街头防身


4.2 擂台格斗术在搏斗中需要经过大幅调整

十次柔术世锦赛冠军Roger Gracie认为,80%的柔术在mma中不起作用.如果大部分柔术在mma中都需要调整,那么在街头会如何?在柔术道馆里不用担心对方过腿的时候顺便挤你的裆部,被侧面控制的时候不用担心被撞头,被骑乘尽可以使劲推对方的腿,因为他不会把拳头往你脸上招呼.即使你练的是mma,情况也不一样.在铁笼里下位不用担心脑撞地板就是一例.各位柔术爱好者可以试一下,在练习的时候用巴掌轻轻扇对方的脸,以打脸数决胜负,整个体系马上就不一样了.



一个柔术家或者格斗家如果没经过真枪实弹的mma训练,不曾戴上护具和拳套进行大量的拳拳到肉的地面锤击攻防练习就参加mma比赛,地面很可能被打得很难看.虽然柔术中的一些技术可以转化到mma中,但是缺乏mma环境下的训练就不可能达到打mma比赛的标准.

同理,缺乏街头环境的训练,也不可能达到街头防身的标准.有多少柔术馆会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携带护具,加入地面打击,模拟武器格斗和群殴?如果他真这么做那也不是搏击馆了.做不到这些训练,你怎么能相信他们传授的技术足够在街头保护你呢?


4.3 大部分格斗教练不具备传授防身技术的能力

你要学习柔术,必须找有柔术经验的教练,学习综合格斗,必须找有mma经验的教练,学习街头防身,自然也必须找有街头经验的教练.如果这个教练曾经是侦察兵,武警,保镖,我相信他受过的专业训练足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你在街头的生存能力(虽然他多半不会教你太多柔术或者拳击).退一步说,如果此人正经练过搏击技术且街斗经验十分丰富,比如Bas Rutten,虽然他本人的行为并不是防身的楷模,但是在躲避危险,以及遇到冲突万不得已时如何使用暴力反击,我相信他有发言权.


如果你受到的'防身'训练是如视频中这样'你这么一下打过来我如何如何巧妙的截击然后摔倒你然后如何如何',这其实不是搏击技术,而是传说中的时间停止术.仔细想一下,如果你攻击别人,会傻傻的一个大摆拳轮过去然后什么也不干吗?


当你的搏击教练号称他能够传授你街头防身技巧时,你考虑过他的背景吗?如果他不曾接受过上述相关职业的训练,甚至本人连街头斗殴经历都没多少,他传授你的知识怎么会有效?如果你的柔术教练号称他的系统是'街头适用',然后传授你'在街头主动倒地pull guard'的技巧,自己心里有个谱,练归练,锻炼身体没坏处,真碰上坏人千万别信你教练的.


5 柔术训练对防身有哪些积极作用.如果纯粹以防身为目的,应该如何学习柔术

虽然为了防身而按照搏击道馆的普遍教程学习拳击、柔术等格斗技术不值得,但是训练本身对街头防身绝对有帮助.最大最直接的优势不是技术上,是心理上的.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判断力比搏击技术更重要.练习者因为经常在地面缠斗,在街头被近身缠抱,被摔倒时,虽然环境不一样,但是对于地面的熟悉使她相对不容易慌张.


在技术方面,尤其是柔术强调对距离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理解地面的行动原则.(但是必须混合至少是带地面打击的训练.柔术中的距离和带打击的距离完全不同).

在站立打击方面,泰拳、拳击、散打等站立格斗术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能防御、躲避的攻击并进行反击,但仅限于对方赤手空拳的情况下。比如下面最近火遍全球的这个视频,当然前提是对方并没有手持武器。(俄罗斯10流氓调戏人妻 拳手老公护妻秒杀2人)


以上真正对街头防身有帮助的技巧只是格斗训练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的兴趣仅限于防身,学习一点柔术、拳击、泰拳确实有帮助.但是不值得因此专门加入道馆系统学习.因为以防身为目的练搏击技术是没效率的选择,练柔术、拳击则是没效率中的没效率.但是我强烈介意你请一位柔术、拳击、泰拳练习者专门教你以上6条技术.


6 总结格斗技术在防身中是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根稻草其实很重要,就像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这么做可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提高你存活的机会. 但是追求交通安全第一位是遵守交通规则,然后是注意路况,注意自身状态不要疲劳开车. 安全带确实有作用,但是这东西有就可以了.为了防身把学习格斗术摆在第一位,相当于你花n多钱定做了一条超级高级的安全带,而如果你又一边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那没有比这更sb的了.

看完记得分享哦 不做伸手党~

问:怎么样才能定期免费收到这种好文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