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图早在商周已经出现,历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漫长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遍及社会各层,生活各方面。吉祥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积淀下几种重要的表现题材,这也是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期待密切相关的必然结果。 一团和气 南宋 朱熹《 伊洛渊源录 》评论理学派的奠基人程颢: “ 明道 终日坐,如泥塑人 ,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等人接物,一团和气,在家能和睦,在外能交友,买卖能生财。但也有用于贬义的,喻不讲原则,不讲是非。 亲尝汤药 汉初,吕后死后,文帝即位,治国有方,仁慈孝顺,太后患重病,文帝日夜侍奉,一切汤药必先亲口尝后再喂母后,整整三年毫无厌倦之意,为祈母后早愈,文帝日夜跪地焚香,并终生食斋。后太后无病仙逝,享年八十四岁。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孝感动天 孝感动天,《二十四孝》中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动上天。《 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 孝子 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 行孝 的故事集而成。 瞽叟昏聩象害兄, 修仓淘井见奇行, 虞舜大孝传天下, 唐尧重孝禅贤能。 一方平安 未汉许读 《 说文解字 》 :“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土地崇拜是原始氏族社会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最初的土地神是社神,是与天神相应的大神。而后来的土地爷,则是小神,是个和蔼可亲的白发老翁,管一段地面,保一方平安。 二十四孝 元代那宁正.喷于社会黑暗、道德日坏,样古代幸子贤妇二十四人行状,歌项其幸行,借以功喻世人,匡正世风。在明清民间年画中,常画有二十四幸事迹,以髻世人。此为清光绪年问的木刻版本,并有翁同蛛、张之洞等的诗文。 |
|
来自: 公司总裁 > 《连环/画册/民俗/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