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椁,中国丧葬文化

 国学堂说文解字 2021-12-22

我知道大半夜的写这个不是很吉利,但是又想了解中国的丧葬文化,所以还是写了,阿弥陀佛

大家知道什么是石椁吗?石椁就是石制的外棺,古人将遗体放进木质棺材里,再将棺材放到石质棺椁中,主要是避免木材日久腐烂,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而什么人可以用石椁呢?这样要根究回我国古代的棺椁制,我们都知道,人不分贵贱,但一定分三六九等,即使死了,也会通过棺椁制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级的棺葬制。

棺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

椁,套在棺外的外棺。

木棺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已出现木椁,用于氏族中之头领。

(仰韶文化的代表:鱼纹彩陶盆

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至周代,棺椁制度化,规定: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

(汉广陵王墓)

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

士不重,但用大棺。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无椁。【普及一下“兕”:上古瑞兽,状如牛(水牛),苍黑(全身呈现青黑色),板角(就是独角兽那样的犄角)。逢天下将盛,而现世出。“兕”中最著名的是板角青牛(太上老君的坐骑)】

(三棺五椁)

后世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时也有逾制者。按照周代关于丧葬的礼仪规定,天子要用二椁五棺,诸候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士用一椁一棺,棺和椁之间一般都不是紧密的靠在一起的,二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存放一些陪葬品。所以椁就成为一种室,就是平常考古的术语所说的椁室。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中华棺椁制有一定了解了。但是如果从文字上再来看看这个“椁”字,是否也了解了呢?

一开始,我一直读chún,以前老师教过,不懂读的字就读一半,哈哈!但实际上这个字读:guǒ,我们又看看它的字形是怎样演变的:


(摘自国学大师网)

说到这里,大家清晰“椁”字了吗?那么我们顺便了解一下:棺柩吧!

,金(木)(官,亨通),造字本义:装殓尸体的木函,外表涂成红色,以求死者来世大富大贵,命运亨通

《说文解字》: 棺,闭合的木盒,是用来掩埋尸体的木盒。既是棺材。

而在《说文解字》里面, 柩是指棺木,装着遗体的棺材。所以大家清晰了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回味了解,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晚安!

祝大家百无禁忌,一切顺风顺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