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为什么能成为“书圣”?这3点,无人能做到

 tng1959 2019-02-01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沐石陪您学书法

纵观整个书法史,浩浩荡荡两千年,可以说是名家辈出,每个时期都有杰出的书法名家出现,或以篆隶擅长,或以行楷著称,可谓是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钟繇化隶为楷,被誉为“正书之祖”;张芝的草书潇洒飘逸,蔚为壮观,被称为“草圣”;唐楷各大名家,由于各自在楷书领域的杰出表现,后世将他们的字用书家的姓氏冠名,比如我们经常临写的“欧体”、“柳体”、“颜体”等楷书字体,但这些都不能与王羲之比肩。

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如果说整个书法史上,谁的影响力最大,那绝对非“书圣”王羲之莫属。“草圣”、“书仙”之类的称呼我们可以用来赞誉某位书家在某些方面的高超表现,但敢以“书圣”闻名于世的恐怕也只有王羲之一人而已。王羲之到底是凭借什么才独享“书圣”的美誉呢?难道只是凭借随意写来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吗?没那么简单。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今琅琊临沂人,家世显赫,因官至右将军,又被称为王右军。汉朝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到这一时期诸体兼备,百花齐放。随着汉字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留名千古的书法名家,这其中以王羲之最为杰出。王羲之自幼年就开始学习书法,师从著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后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古法而自成崭新面貌。他的书法笔法精细,结体灵动,气息典雅,千变万化如有神助,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人莫二”的至高层次,可以说整个两千多年书法史无人能与之比肩。

王羲之诸体皆能。他的楷书代表作《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笔法精妙,古朴生动;他的行书经典《兰亭序》洒脱飘逸,秀美而不失骨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草书《十七帖》,用笔干净果断,变化自然,到现在仍是学习草书的经典法帖。

如此这般著作等身,是不是王羲之成为“书圣”的全部原因呢?并不尽然,还有下面这3点,至今无人能做到。

一、变革古法,勇于创新,在他之前字不是这么写的。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能发展的如此辉煌灿烂,离不开历代书法家的变革创新,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才有了隶书的出现,简化隶书的波折又有了面貌全新的楷书。王羲之在变革古法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划时代的。以他的小楷为例,虽然是师法钟繇,但并不是老老实实的亦步亦趋,他在钟繇的楷法基础上,进一步的去除其中的篆隶笔意,结体由扁平横势变为纵势延伸,这才有了遒美秀丽的今楷面貌出现。

这种创新的意义和后世的变革不同,后世的书法家,大多只是融合前辈书法家的特点进行风格面貌上的改进,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笔法创新。就凭借这一点,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当之无愧。

二、追随者重,影响深远,在他之后,人人都学他。

举个例子,“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他独创的“漆书”可以说是非常有特色了吧,但为什么他的书风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流传后世呢?还是因为他的书风只属于小众范围内的审美,甚至可以说有点违背了书法艺术向前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后人效仿金农书风的很少。

而王羲之不同,除非你只学篆隶,在行草方面,谁敢说学习书法完全不受王羲之的影响?你可以说我学的是欧阳询、苏轼、赵子昂,那么他们又取法的谁呢?追根溯源,不敢说王羲之统治了后世的书写风格,但绝对是神一样的无处不在。

三、作品能很好的流传,不然想学也没有。

我们做一个假设,即使王羲之的字再好,但是没有流传下来,那么基本就没有后面的“书圣”这一说了。这里我们要表扬一下唐太宗和怀仁,如果不是唐太宗非常的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如果没有怀仁20年如一日的任劳任怨,可能就不会有鼎鼎大名《圣教序》的诞生了。如果没有了《圣教序》,你说这将是多大的损失。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们今天有幸还能看到王羲之的书法面貌,实在是幸运之极。作为书法爱好者,如果能体会出一点王羲之的笔法真谛,则无憾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