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天下闲游 2019-02-01

“好眠无郁,万病不生;失眠抑郁,诸病生焉,不觅仙方,觅睡 方。”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常失眠可以按摩一些特定穴位,以调节和放松机体,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少寐

一、脾俞穴、心俞穴:防治心脾两虚型失眠

心脾两虚型症状是晚上不容易入睡,睡了又多梦或容易醒,心悸健忘,容易出汗。中医按摩脾俞穴和心俞穴可以很好地调节脏腑功能,具有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作用,能有效防治心脾两虚型失眠。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心俞穴和脾俞穴

按摩方法:两手按揉脾俞穴,或用按摩槌敲击刺激此穴,每次1~3分钟。再以一手手掌置于心俞穴进行揉法,以顺时针为主,反复3~5分钟后,再揉另一侧,力度要轻揉,不可太重。

二、大陵穴、太溪穴:防治阴虚火旺型不寐

阴虚火旺型症状是指虚烦不寐,手足心热,惊悸出汗,头晕耳鸣,腰酸遗精。按摩大陵穴、太溪穴既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又可明显改善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主要症候,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调养方法。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大陵穴 太溪穴

大陵穴:位于手臂与手掌连接处,最靠近手掌的横纹中点处即是。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大陵穴,力度以产生酸胀、微痛感为宜,左、右穴各按1~3分钟,早、晚各1次。或用拇指指腹由上而下刮太溪穴,每日早、晚各1次,左、右各刮约2分钟即可。

三、中脘穴、丰隆穴:防治胃和睡不踏实

胃不各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可以按摩中脘穴和丰隆穴,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中腕穴:为任脉之要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按摩方法:摩揉,即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或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穴3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10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10分钟即可。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四、行间穴:防治肝火上扰型失眠

肝火上扰型症状是头晕而痛,多烦易怒,目赤耳鸣,不能入眠。行间穴具有活络熄风、凉血安神、清肝泻火的功效,防治肝火上扰,按摩行间穴,搭配足窍阴穴、风池穴、神门穴效果更好,耳鸣目赤加太阳穴、翳风穴。

失眠少寐、多梦、睡不踏实!学会按摩7大穴位,提高睡眠质量

五、按摩头皮:改善失眠的“小动作”

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没事挠挠头,具有聪耳、明目等功效,还可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容易失眠者不妨按摩头皮来缓解失眠。

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1次。按摩头皮缓解失眠贵在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