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云: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说起冬藏,很多人都有耳闻,那么冬藏,到底藏的是什么呢? 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好像还没有清楚,接着往下看。 藏身体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外出衣着过少易感冒耗损阳气,穿着过多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冬季穿衣一定要依据温度随时调整。立冬以后一定要保护好:脚,颈,膝盖,腹部,肩膀。 藏肝肾 寒与肾相应,最易消耗肾的阳气,阳气一伤,人就容易发生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等症状,因此在冬天一定要注意养肾。条件允许的时候要适度运动,活动筋骨。 藏能量 “冬季一进补,来春打老虎”,老话是这样讲的。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选择的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不过还是多说一句: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选择一些食物,切忌盲目进补食物。 如何养肾呢? 《黄帝内经》有云: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冬季养肾呢? 食补 多吃养肾的食物:羊肉,核桃仁,韭菜虾仁,黑豆,黑芝麻,肝肾同源的食物也可以:枸杞、乳鸽、墨鱼、乌鸡、牡蛎,不过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调配饮食。 搓后腰 常搓后腰,能温煦肾阳、增补肾气、畅达气血,简单有效。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臀裂处。每次做50-100遍。 阳光下运动 在户外,汲取天地间的阳气,再加上运动促进气血流通,补肾效果更好。冬天经常在没风的地方,晒晒后背,温补一身的阳气。 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古人也叫撮谷道,是比吃药还好的补肾法,也是很好的回春大法,通过提肛运动的一升一降,一呼一吸,可以补阳,固精益肾、延缓衰老。 数九寒冬,也是我们修养生息的绝佳时机,整个冬藏的过程,除了合理的饮食运动,优质的睡眠也尤为重要,假若时常失眠无法保证充足的精力,那么合理的冬藏也会付之东流,很多人还是在单一的看待失眠,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梳理了失眠同五脏的关系,改善恢复睡眠环境还需要五脏同调,五脏安守,则失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