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南征后南人真的再无反叛了吗

 山地之仔 2019-02-02

诸葛亮南征,由于采用了马谡的“心战”之策,所以不但攻陷了南方的城地,还征服了南人的心,使蜀汉国的南部边境基本上保持了稳定。有史书说由于诸葛亮“赦孟获以服南方”,所以“终诸葛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那么,当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汉国的南方真的没有人再反叛吗?

(孟获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先来看看一个人的经历。

马忠字德信,巴西郡阆中县人。幼时生活在外祖母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恢复父姓,改名为忠。任郡中官吏,建安末年被荐举为孝廉,授职汉昌县长。刘备东征东吴,在猇亭大败,巴西郡太守阎芝从下属各县派遣五千多名士兵以填补伤亡空缺,派马忠送往前线。这时刘备已返回永安,接见马忠并做了交谈,然后对尚书令刘巴说:“我虽然失去了黄权,却得到狐笃,表示这个世上不缺乏贤人呀。”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成立府署,任用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任命马忠为牂牁(zangke)郡太守。郡丞朱褒反叛。叛乱过后,马忠安抚百姓,赈济贫困,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名声。建兴八年,被征召为丞相参军,辅助长史蒋琬管理留府事宜。又兼州治中从事。次年,诸葛亮出兵祁山,马忠到诸葛亮行营,参谋军事。军队返回后,督察将军张嶷等人征讨汶山郡的叛羌。建兴十一年,南夷首领刘胄造反,扰乱邻近郡县。朝廷征召庲(lai)降都督张翼返回,以马忠代替张翼。马忠于是斩了刘胄,平定了南方。给马忠加官监军、奋威将军,封为博阳亭侯。当初,建宁郡叛乱杀了太守正昂,又把继任太守张裔抓住送往东吴,所以之前都督常年住在平夷县。到马忠任都督时,才把治所移到味县, 处在汉民与夷人之间。越郡有名无土也很有了一些年头,马忠率领太守张嶷恢复了越雋郡的实际地界,因此朝廷派人前来给马忠加官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侯。

(诸葛亮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马忠的经历有两点说明南人在诸葛亮生前有过反叛:一是建兴十一年的刘胄反叛。诸葛亮是在建兴十二年(234年)去世,刘胄的反叛显然是在诸葛亮去世前。另外,文中明确说明刘胄为南夷首领,而马忠的平叛成功也明确是“南方平定”。此事在《三国志·张翼传》当中也有记载;二是越雋郡地界的恢复。在此之前,越雋郡长时间处于有名无土地的状况,是马忠去之后才恢复了正常。《三国志·张嶷传》说他“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这也说明了南方还是在叛乱之中。

另外,《三国志·李恢传》当中记载:“南土平定之后……军队返回,南夷不久又反叛,杀害驻守将领。李恢亲自前去征讨,尽灭坏人,并把当地的首领迁到成都。”也可证明南人的反叛。

那么,为什么有史书会说诸葛亮在世南人再也没有反叛呢?从好的方面来说,只能是说南人总体上没有反叛,这让诸葛亮可以专心用兵北方,虽有一些零星的反叛行为,也不用倾全军之力就可以平定。如此说来,蜀汉国的南部后方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也说明诸葛亮对南部的大政方针总体上也是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