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生效应:宁为牛后、莫做鸡头

 度麦心理 2019-02-02

心理咨询师:如何改变才能从“受人影响”到“影响他人”

 

 人是群居生物。正常情况下,没有谁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换言之,每个人都在群体中生活,并相互影响。

在一个平庸的群体内,即使身为领导者亦称不上优秀。

而在一个优秀的群体内,即使不能领先亦是优秀者之一。

所以,在优秀的群体里,每个人都用自己优秀的部分去影响他人,同时也被他人优秀的部分所影响,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这种身处优秀群体,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受到群体成员智慧、能力及状态的影响而使自己获得提升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在优秀的群体里,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影响,即日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另一种则是隐性的影响,也称之为“潜移默化”。

显性的影响可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并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节省探索的过程、加速成功的进度。

隐性的影响则更加重要,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我们的能力和学识,并让我们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和可能。

因此,优秀群体所凝聚的能量将为所有群体成员带来无限可能。在这个群体内,每个人都拥有优秀的能力,群体成员间通过相互交流和信息传递,在对彼此产生良性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共同提升。

 

 英国著名的“迪文实验室”就是“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1901年到1982年期间,迪文实验室共出现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验证了“共生效应”所带来的丰厚成果。

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存在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满足于自己在小圈子里的成功而不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结果往往是止步不前,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为度麦学苑心理关爱中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普通人“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的心态有着深刻的体会。许多因职业困惑前来咨询的来访者,都有这种心态。而他们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无法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二是无法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

之所以无法确定目标,通常是因为能当“鸡头”、能为“牛后”但心有不甘,想当“牛头”却能力不够。

而之所以陷入发展瓶颈中无法突破,通常是因为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并成为“鸡头”,想进一步发展却担心成不了“牛头”而变成“牛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他们逐渐意识到:

 

 当“鸡头”固然好,可以在鸡群里威风八面,号令四方;但是,别忘了再威风的“鸡头”也是只鸡,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当“牛后”虽然开始辛苦,似乎只能听人呼来喝去,无法有自己的自主权;但是,只要自己肯努力、敢拼搏,就一定能够脱颖而出,从“牛后”成为“牛头”。

所以,要想确定准确的目标、突破发展的瓶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认知理念,抛弃“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的思想禁锢。

愿每个人都解开心灵的“疙瘩”,打开思想的束缚,去加入优秀的群体。在受到他人优秀显性和隐性影响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秀之处,让自己在“共生效应”的作用下,从“受人影响”到“影响他人”,去发现和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