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的本质 ①力的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 ③力的矢量性④力作用的独立性 (2)力的效果 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①力作用的瞬时效果——产生加速度a=F/m ②力的作用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的冲量I=Ft ③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做的功W=Fscosα。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①两个力相等的条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力的分类 ①性质力②效果力 2、对重力概念理解(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加速度g ①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 ②海拔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②悬挂的物体,绳子的拉力必过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的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3、弹力(1)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相互接触 ②有弹性形变 (2)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3)弹力的大小的计算 ①根据平衡条件②根据动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 ③根据公式:F=kx、ΔF=KΔx ④控制变量法处理多弹簧形变引起的物体的位置的改变问题。 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 ②有压力 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 ①假设法②反推法 (3)静摩擦力的大小(其数值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①根据平衡条件 ②根据动力学规律 (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是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依据。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根据公式F=μN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的面积没有关系。 |
|
来自: 昵称47813312 > 《高中(除数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