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孤山】西泠印社楹联碑刻(十二)

 文山书院 2019-02-02

编者按

西泠印社坐落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从白墙黑瓦的圆洞门入内,楹联、匾额、摩崖石刻比比皆是,目不暇接,文化韵味扑面而来。这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地,累积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凝结印社百年辛勤耕耘,铸就起今天的园林精华、印坛重镇。“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西泠印社如今每天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宾客来此看楹联、碑刻遒劲丰采,领略篆刻艺术之美妙。


创社115年之际,我们特设“寻味孤山”栏目,与读者一同回到孤山,领略楹联匾额和摩崖石刻的魅力。






清·疏浚西湖碑记


清·疏浚西湖碑记 嘉庆二十年


释文:疏浚西湖碑记


浙省要工,海塘为最,其次则西湖水利。嘉庆甲戌八月,余奉命来抚浙,数往盐官一带査视石塘,幸岁修巩固,风涛保无警。惟西湖源出南北诸山,受七十二泉之汇,澄流广潒,潜廅洞出。自艮山、钱塘两门,流注上、下塘河,附省仁和、钱塘及海宁各州县田亩,资以灌溉。并许村、西路、黄湾等场,盐船往来济运,率由于此。顷年积淤过甚,上源既浅,下流遇旱易涸,濒河万顷失灌,田多龟坼,盐船时有搁浅之患。是则此湖水利之修,固关农田,而亦为商运之急务。乾隆三十八年及嘉庆六年,虽尝挑浚,仅止间段施功,不久旋塞,计非全湖大浚不可。适绅士交以是请,商人顾源盛等又呈借藩库银分年生息,通计利可四万两,输作浚湖公费。当与盐政广君商同入奏,会台臣条陈及此。旨下勘报,仰见皇上宵旰忧勤,凡海内利益民生之事,无一不廑圣怀。况受任地方,情形目击,敢不体主上爱民惠商之至意,殚力兴修,遵旨覆奏,迅即兴工。非但贫民藉工得食,且永为一省商水利。第湖周三十里,积淤近百年,葑草滋蔓,高出水面,港道流浅碍舟,不止一处。施工匪易,又不宜苟且从事,因亲至湖上下勘视,估算工程开疏方略,得有端绪。复得两浙盐运使张君灼,明白干练,素讲水利,所指画悉中机宜,与余意合,遂专意委任,辅以杭州严守荣,于地方尤易呼应,相其缓急。先将外湖极淤之涌金门起至雷锋嘴止,分为五段。续自雷锋嘴起至问水亭止,亦分五段。遵委正杂各员,分段承办,插标认界。严守荣与候补李守肪,往来董率,运司总其成,余不时亲诣视。外湖毕,次及里湖、孤山等路,仍分段为五,一律疏浚。大约出泥水深处用罱夹,浅处用钯。积淤年久加埴者,旧钯四齿,殊难经用,更制五、六齿钯各百柄,俾爬疏得力。预谋贮泥于近堤及坍颓□□低洼处,排次钉桩,以竹笆船运□□。贫民日集数千指,黎明赴工,击鼓会饭,饭罢复作,无有先后偷惰,计舡验土给值,无敢作伪。清査官地鱼荡,于民业无忧。自去冬十二月初五日祀土,本年二月初九日开浚,不三月通工完浚。湖之积草去,淤泥清,深水渊涵停蓄。向时萧苇一望者,尽见天光云影,城外上下两塘河流注俱满,民田资灌,可无饥岁,盐船载运出入亦无阻碍,诚为民商两便,厥利至溥。西湖自唐白文公开后,最有功者,莫如苏公,而以贾易劾其科骚,致浮山之议中止。厥后郡守杨孟瑛力排群议,欲浚全湖,亦见阻于胡文璧。孰如我朝圣主,轸念民依,勤缵禹绩,不恤帑项,为苍生兴利。凡使下臣,得行其志,功用有成,皆感荷帝恩。而是役也,虽余与广君主其事,而自运司、两守以下,如温州府同知刘玉轮,署杭捕同知永祥,宁绍分司储梦熊,候补通判瞿应谦、吕树海,於潜县知县何太清,前嘉善知县王维堉,三江扬大使方溥,候补大使袁斯熊、吕元,钱塘县丞朱点周,黄岩县丞刘大智,试用县丞汪廷彩、周邦彦、冯□□,候补从九品方箴、杨楷,试用未入流□铨、万杰、邓醇、王宗诠、陈璞庵,或承办地段,或帮办,其日夜奋勉,实心任事,贤劳有不容没者。适从海塘归,阅视西湖工浚,喜而为之记。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七月谷旦,抚浙使者连阳颜检撰,浙冮盐运使司遂城张灼书。


疏浚西湖碑记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