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 ![]() ![]() 【大意】我在孤山寺北、贾公亭西的孤山山顶,眺望秀丽的西湖,只见潇潇的 春雨过后,湖水新涨,几乎与湖岸齐平;阴晴不定的天空中,舒卷的白云 重重叠叠地压向湖面,几乎与涟滟的波光连成了一片。天气乍暖还寒, 几只早起的黄莺鸟正争夺着向阳暖和的树枝,想早日试一试它们沉默了 一个冬季的歌喉;不知哪家屋檐下的燕子,正飞来飞去,忙碌地衔着春 泥,构筑它们的新巢。我骑着马儿缓行在垂柳依依的湖畔。那渐次开放 的鲜花,姹紫嫣红,迷乱了游人的眼神;刚刚萌发嫩芽的小草,新绿浅浅, 恰好能盖没马蹄。钱塘湖畔,最令人流连忘返、徘徊着不忍离去的地方, 就要数这柳阴里的白沙堤了。 这首描写西湖春景的七律名作,紧紧抓住早春季节的特征和诗题中的“行”字,首联起,尾联收,中间两联铺叙,随同作者的行进,用“移步转景”的写法,描写西湖早春的美景。全诗纯用白描,准确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迷人风光,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细腻的感受能力,写得春意盎然,融和着诗人清新明快、喜悦欣愉的心情。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070-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