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了,学生都放假了。一时告别了学业,在家里撒欢。如何教育管理孩子成了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对孩子好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用在教育孩子身上也是合适的。父母的言行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对待长辈,对待亲戚的态度,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熏染给孩子。比如老人年纪大了,不管是怎样的原因(一般都是嫌弃老了,毛病比较多),不与老人一个桌子吃饭。 这样在无形中也会把孩子引导像一个反面发展。因为父母就是这么做的,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他们会怎样对待我们呢?可能有人会很自信的说,我的孩子很乖,不会;或者,我不用他们一同吃饭。但是我们总会生病,总是有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嫌弃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应该自己的言传,不只是给孩子讲一通大道理,问孩子记住没有。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做好这个示范:过年过节,如何礼貌待客,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办事讲道理。谁能保证自己的坏毛病就不会影响孩子呢?这些是应该在孩子面前注意的。 说到孩子的幸福感,给孩子幸福,绝对不是满足孩子的一切条件,就是对孩子好。自己混出来了,不能苦了孩子。要对孩子好,不能让孩子受自己吃过的苦。但是要知道,每个父母都是这么想的,我们的爱子爱女之心,也一定要收住,不可泛滥。 欲望总是没有止境的,总会有新的“愿望”出来。我们总有一天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使父母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无微”关怀下成长,也很难教育出一个不给自己找事的孩子。外面不是家里,淘气捣蛋在家里怎么都行,社会不是家里,不允许这么做!如果家长感觉我可以摆平,那剩下的就是给孩子一次又一次慢慢的擦“惹事”的屁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