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来问亿联网络,我就研究了一下。 本来这个文章,我就是提醒粉丝避开。后面有几个人来辩论,那我不断地充实了内容。以后可能会不断更新分析。 因为没人能解释,为什么亿联集团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垄断?专利?渠道壁垒?所以避开。 反过来讲,同类公司,找不出净利率有第二家这么高。希望有人来解答,解答清楚了,从财报看,那就是超过超过苹果,超过华为的好公司。
什么是小交换机,VoIP,SIP电话。小交换机都听说过?业内人士有时候是有些专用称呼的,一般人不懂可以理解。但是不会百度? 小交换机 - 搜狗百科 http://baike.sogou.com/v69301961.htm?fromTitle=%E5%B0%8F%E4%BA%A4%E6%8D%A2%E6%9C%BA
亿联网络的主要收入来自于VoIP电话,也就是SIP电话。因为IP电话主流采用的是SIP协议,所以两者基本上一样。SIP电话是VoIP的一个主要支流,现在基本上其他的方式都没人做了。 技术上我是比较内行的。 2003年时,宁波信息港(宁波网通)应该是全国最早规模运营VoIP电话的。 中国网通: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软交换实验,并在宁波地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软交换实验局。2001年底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开始建设小规模的NGN系统工程。2003年7月开始加大了NGN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的力度,打造出可以呼叫所有的固话、手机和小灵通的宽带电话系统。2003年8月又启动了广东、陕西和山东3地的NGN商用实验网,为将来大范围部署和推广NGN做准备。在今年1月份网通南方的成立大会上,网通南方老总田溯宁就表示,网通要在南方实行进攻性策略,网通在6月底的此次展会上大力推出NGN新市话业务就是对这一说法的回应。
当时港湾在宁波信息港做得很好。老板是李一男,后面被华为收购。 港湾的崛起,就是VoIP,还有IP接入设备。 结论:粉丝请避开,亿联网络。 IP电话的研发难度不高。亿联网络63%的毛利率,46%的净利率。 高利润的产品一般需要以下特点: 1、专利。 2、垄断。 3、规模效应。 4、品牌。 5、消费者粘性。 我看不出做SIP电话的公司,有其中的一个特点。
信威集团,当时有朋友来问,我是看不懂为什么这么高的净利润。避开!
2016年亿联网络的毛利率63%,净利率46%。 亿联网络的收入96%来自于国外。
应该超越95%的A股。 公司研发费用增长是主要因素: 2014-2016 年公司研发费用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04%、 5.85%和 7.48%。
VoIP电话均价大约300元-500元一部。(公司招股书281页) 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及销量的变化情况
 宁波网通,2003年开通IP电话时,记得终端就是送的。
我开始是做路由器,固网接入网。后面做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比,固网的协议简单多了。
公司主要是采取授权经销商模式推进产品销售。 2016 年,公司合作的 91 家授权经销商覆盖了全球 106 个国家及地区,经销商又通过下游分销渠道分销,将产品销售给企业用户。 2014-2016 年,公司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分别占公司销售收入的89.79%、 93.19%及 91.60%。 除此之外,公司亦向运营商及平台商客户直接销售产品。公司的经销商、运营商及平台商客户按需采购公司的产品,然后将产品通过其销售渠道向最终用户销售。
首先,授权经销商与公司签订框架经销协议,以买断的方式从公司直接采购产品并付款给公司。 其次,授权经销商在其授权经销的市场区域内向下游客户,即分销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销售产品。 第三,在分销商这一层级,每一个授权经销商下面的分销商数量众多,大部分情况下分销商只有一个层级,即分销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及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包括类似中国平安、京东的客服中心等在内的呼叫中心及分布于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如医院、教育、餐饮、电力、银行、政府事业单位等行业。
公司与授权经销商一般签订为期一年的框架分销协议。一般要求授权经销商在协议期间承诺最低销售量,以便公司对其进行考核。 在平台商客户方面,公司通过直销模式建立与平台商持久的合作关系, 更好地掌握平台商的产品需求与销量变化;平台商通过集成不同的通信产品设备,以统一的品牌为企业用户提供通信解决方案,所以公司向平台商客户直接销售产品并提供服务, 16 年平台商采购的产品均为 ODM 产品。 在运营商客户方面,公司早期是通过经销商与其联系,随着运营商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公司逐步建立起与运营商的直接联系。 2016 年来自运营商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约 25%-30%,包括 British Telecom(英国电信)、 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 PCCW(香港电讯盈科) 等大型运营商。
从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来看,主要是企业用户,局域网内语音通信。用于取代早期的PBX(小交换机)。国内早期是PBX(小交换机),后面是运营商介入,取代小交换机,用短号码的方式。
VoIP,有两种,一种是Skype软件电话,电脑桌面软件,被微软收购。 第二种,就是亿联网络的电话。
当时国内IP电话为什么得以流行呢?其实类似于小灵通,主要是当时话费太贵。特别是长途话费。 宁波信息港,是宁波市内的VoIP用户之间互打是免费的。因为他是网内不占用网间资源。 和网外的电信,联通,移动,打电话,宁波信息港,和外网之间有个媒体网关。这个需要网间结算。运营商一般叫落地。 所以,VoIP要向公众运营,存在落地(也就是和其他电话网络互通)的问题,也只有新兴运营商有牌照的才行。当时我记得网通内部,只有宁波网通,杭州网通具有与其他运营商互联互通的网关。 而老的运营商不存在这种动力去用这个业务。因为他有固定双绞线网络接入。 宁波信息港,后面大的一块业务是IP电话亭。也就是租赁线路给经营者,他开电话亭,然后大家去他那儿打电话。当时开IP电话亭的非常赚钱,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电话。特别是外地打工者多的城市,业务开展非常好。 因为当时手机还不普及,而且很贵。IC卡电话亭也不是很多。 后面各大运营商都推出了IP长途电话。据说,很多都不是基于IP的。因为电信的长途局之间中继电路很充足,就不需要IP化(对语音质量有些影响)。但是为了营销,大家都推IP长途电话专用号码,比如说中国移动17951。
为什么国内,VoIP后面就边缘化了呢?你现在还看得到当时火暴的IP电话亭吗? 1、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再加上IP接入号,比如17951等,一分钟不到0.2元。 2、话费的快速下降。 3、后面中国移动等推出了企业专网。也就是短号码的形势。针对每个企业,如果你集团内部之间通话较多的话,可以包月,内部通话免费。但是这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短号码并没有特别的规律。用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觉得不方便。 4、中国电信为了取代PBX(小交换机),也采用了虚拟PBX等策略。也就是你们内部打电话还是免费,而且短号。但打到外面要计费。也就实现了企业内部免费的功能。 5、大的企业,中兴,华为等都有自已的内部即时通信软件。类似于QQ,还可以打电话,包括国际长途。 VoIP原来是基于话费便宜,内部免费的基础上才快速发展的。现在国内话费降得那么多,移动通信普及,QQ,微信,可以免费通信。所以VoIP在国内市场边缘化了。
国内的情况前面讲清楚了。亿联网络的VoIP电话,主要针对国外企业用户销售。 大家自已去了解国外的话费,即时通信的情况。 欧美的通信费用,一直比国内低很多。特别是长途电话。国际长途就更不用说了。 欧美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比国内领先多了。所以,亿联网络的国外销售利润这么高? 我想说的就是VoIP电话,市场空间非常有限,研发并不是高精尖,怎么解释惊人的高毛利,和高净利?比华为的净利率高了好多倍。华为的净利润率是多少呢?从来没有超过15%。
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苹果,其2016年财年净利润率为21.2%。
亿联网络收入96%是国外的。钴矿企业主要产地都在刚果,中国企业基本都在刚果收购建了厂,近期海通证券,安信证券,都和基金经理一起去了刚果调研。因为前期有了信威信团,尔康制药,收入主要在国外,遭到媒体质疑的事情。 @今日话题 $尔康制药(SZ300267)$ $信威集团(SH600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