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sos天外飞仙 2019-02-03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游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轲 战国后期

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白话文:

上古的舜帝是从在田地耕种的农夫中,被尧帝发现后任用;商王武丁的宰相傅说,是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被周武王举荐给商纣王以做内应的胶鬲,是从鱼盐贩中发现后被举用;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是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楚国治水专家、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宰相孙叔敖,是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宰相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在做事中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平常的忧愁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成为敌人的国家,国家没有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如果人有忧愁患害才能让人们能够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反而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面临死亡的威胁。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游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是孟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史载孟子出生于距孔子去世后(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由此史书推断孟子约生于周烈王五年(约公元前371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被后人追认为大成至圣,孟子则被追认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孟子一生的经历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并整理《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布道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天下得失的关键问题。

这一个观点尤其让今天的我们,更加深深崇敬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

在价值观方面,孟子强调舍身取义,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主张设立国家办的公学来加强学校教育;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孟子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还非常重视修养,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

所谓“君子远庖厨”,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诊断饮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这与儒家自孔子开始对饮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先秦时代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品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有古诗一首赞颂孟子云:

沉魄浮魂不可招,

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

故有斯人慰寂寥。

纯用劲折无波磔痕之千古散文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