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尼科特式养育与治疗”演讲逐字稿(二)

 自由的觉察 2019-02-03

春节到来之际,我们推送部分由睿德心理咨询中心整理,赵丞智老师亲自审校的“温尼科特式养育与治疗”演讲逐字稿,作为送给大家的春节大礼包。


年后,我们将组织温习的沙龙活动,敬请关注消息。



温尼科特式养育与治疗(二)

赵丞智

江西精神分析研讨小组年会演讲逐字稿






赵丞智

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师候选人(IPA);国际温尼科特协会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师候选人(IWA);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夫妻与伴侣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北京温尼科特学研小组温尼科特翻译小组组长。第五届中挪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基础组中方教师。







我们发现,在我们这么多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传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经常有人问,你们是温尼科特流派的吗?我们说我们不仅是温尼科特流派的,我们也是弗洛伊德流派的,我们也是克莱因流派的,我们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克莱因的理论也有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我们在前十几年,二十几年,一直在学习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和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我们对力比多性欲理论、焦虑理论,对投射和投射认同非常熟悉,也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这些理论。


为什么我们后来转向学习温尼科特的理论,而且支持精神分析要转变另一个范式呢?因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在理解人和帮助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很多出现在临床上的病人或来访者,绝大部分具有精神病性或边缘性的问题;中国人很重视家庭,很多问题的根源出现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问题,以及上一辈的人参与下一辈人家庭的现象造成了很多的育儿和家庭问题。


一位教授我们温尼科特的老师,她是一位以色列精神分析师,她说:中国人和以色列人一样,很重视家庭,很重视亲情,但是以色列人的上一辈人不会参与下一辈人的家庭生活,包括育儿,以色列的男人都非常主动地和妻子一起带孩子,而中国人的家庭有老一辈人帮助带孩子,这样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就退出了家庭,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因为孩子的健康发展需要父亲的在场


由于我们在临床中感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一些不太好使,所以我们就发现了温尼科特的理论,然后我们就开始注意温尼科特。我们发现在当今世界精神分析领域中,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对温尼科特思想和实践研究最广泛、最到位的、最成系列的,也就是说对温尼科特理论的解释最精准、最靠近温尼科特思想的研究团队在南美巴西。


大家知道,在世界精神分析史中,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应用有三个地域性领先的现象,第一个是欧洲,以德国、英国和北欧为代表的欧洲,基本是经典精神分析和客体关系的领先研究地域;再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是以自我心理学为主的地域,当然还有好多个流派,包括自体心理学也都是出现在北美。但是大家很多时候都忽视了还有一个精神分析领域的奇葩,在哪儿呢?在南美,在巴西,在阿根廷,在葡萄牙,南美为什么会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


在二战的时候,好多欧洲犹太籍的精神分析师逃亡到了南美,二战开始的时候,南美基本就跟欧洲、跟北美洲这边隔绝了,所以他们那边的精神分析研究基本上处于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再加上南美人的热情和奔放,桑巴舞的精神活力融入了传统精神分析的正统和规矩中,其结果就会出现一种革命性的变革。所以,南美的精神分析研究和应用也是非常先进和革命性的。


大家都知道温尼科特是英国人,温尼科特的思想和精神分析独立学派起源在英国。但是你要知道从二战开始前到结束后一段很长时间,甚至直至今日,英国精神分析是克莱因学派的天下。克莱因学派曾经在英国很长一段时间掌控了整个精神分析的研究、培训和临床的局面。大家如果研究温尼科特就会发现,温尼科特对这种精神分析中学术专制的局面非常的痛恨和反对,他写了一些批判这种精神分析中“一言堂”的文章。


1952年温尼科特给克莱因写过一封非常著名的信件。这封信是对当代克莱因学派的势力发展的一种警告,信件批评克莱因学派通过在思想上强加给别人陈旧的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约束,已经给精神分析领域造成了令人紧张和无力的学术气氛。这些都说明,温尼科特希望变革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希望精神分析能够有更加广阔的理论解释和使用范围



一会儿我们会讲到在英国曾经有过一次精神分析的政治运动,就好像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一样。当时英国的精神分析学界的大部分分析师分成了两派进行学术上的攻击和打仗,一派是以克莱因为代表的克莱因学派,一派是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自我心理学派,她们之间打仗打了好多年,尽管属于学术上的争论,但是充满了“站队、忠诚、攻击”等政治斗争的意味。


精神分析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这是从我们的祖师爷那会儿就有的,从弗洛伊德那里开始的,精神分析组织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学术性的组织,学术应该是提倡自由的氛围,大家自由讲话,自由发言。


但是在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是老大,他想构想出自己的理论,谁有不同意见,他都是不喜欢的。所以他跟许多非常聪明、非常智慧的人在关系上就破裂了,首先破裂关系的是阿德勒,荣格,奥托·兰克,费伦齐,亚伯拉罕,好多人都是被他开除掉了的,这就看到了在早期精神分析学术圈子里头的政治性、派别性。


当然弗洛伊德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原因的,因为当年弗洛伊德处在一种要构建自己精神分析理论的位置上,如果他想构建自己的理论,他必须保证他的理论的纯洁和独立性,所有对我的理论构想持相反意见的人,都得掰掉,必须要保证我的理论纯洁性,否则经典精神分析是不能构建起来的。所以最早构建一个理论、构建一个组织是需要一些独裁的做法,但是基本理论构建完成之后,学术必须要有自由的氛围,只有这样你构建的理论才能不断地发展。


等到精神分析的早期理论构建起来之后,世界精神分析学界的学术风气还是比较自由的,特别是到了近代,你会看到精神分析出现了各种流派,经典精神分析、克莱因的精神分析、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科胡特的精神分析,霍妮的精神分析,以及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还有荣格的分析性心理学,阿德勒的心理学、费伦齐的精神分析,巴林特的精神分析,等等,这也是精神分析学界最好的特点,它是自由的,开放的,容许的。


那么,我们学习精神分析的时候,也就不能自己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流派上,我们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理论,了解各种各样的流派,当然工作中你还是要以某一个流派为主,我们学习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的病人,而我们的病人其实不太关心治疗师属于什么流派。病人关心的是什么呢?关心的是你怎么把我给治好,怎么对我有帮助?怎么让我生活的更好一点,过的更好一点。


所有的理论和流派都是给心理治疗师准备的,说的具体点,所有的理论和流派都是帮助治疗师理解病人的,也都是治疗心理治疗师在工作中焦虑的,如果我们的理论能够把治疗师的焦虑降低,治疗师就能够以一个非常稳定的和平和的心态进入到帮助病人的活动中,才能运用理论进行探索和理解病人,这种帮助活动才会有效果。


经典精神分析,克莱因的客体关系,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他们回答了人类在其某一个生命阶段的某些生命发展的问题,只不过他们运用了各自的理论性表述和理解,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错误。我在这里讲温尼科特的思想,并不是要否定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思想,但是为什么你们还要讲温尼科特呢?因为温尼科特在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没有涉及到的人类生命早期阶段回答了在那里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问题。只不过温尼科特的理论视角更加的独特和更加的早期,它要解决的是经典精神分析顾及不到的精神病性问题,这就要涉及到了一种精神分析思想方面的变革,或者用巴西老师的说法,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思想是精神分析的另一种范式。


我们学习精神分析思想的思路实际上是从弗洛伊德、克莱因再到温尼科特,我们的临床思想就是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的。当然,我们的国家是有一点专制主义,但是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这就是一个悖论,温尼科特的思想中充满了悖论,其实人类的生命也充满了悖论。


我们国家的人什么东西都能吸收,比如能把在英国那个特别高尚的、上等阶级的台球游戏,楞给草根成一个穿着踏拉板儿鞋、大背心,在大街小巷中进行的一种大众游戏活动。近20年来,精神分析的培训在中国是一种热潮,我们非常能吸纳消化这些不同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你看精神分析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小组,比如拉康小组,荣格小组,克莱因小组,经典精神分析小组,还有专门学习和研究弗洛伊德的小组,甚至在医学界还有巴林特小组,现在我们组织了温尼科特小组,好多好多,欣欣向荣!


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所以我今天来这里,我给大家讲温尼科特思想,就是想给大家呈现一个在精神分析的大院里还有一个奇葩范式,而这个奇葩范式的思想和实践可能更贴近正常的人类,更贴近家庭,更贴近育儿,同时更贴近临床性理解,更贴近临床性治疗。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经验就是,温尼科特的思想和实践技术对于帮助我们的病人更加有效,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我现在突然发现我准备的东西多了,因为我太能说也太想说了,可能讲不完我准备的内容了,那咱们说到哪儿就算哪儿吧,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当时就可以提出来。


温尼科特是谁,谁是温尼科特?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温尼科特是个什么人,他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大家也可以看一本书《温尼科特传》,有中译本。


温尼科特的全名叫唐纳德·伍德·温尼科特,这个英文名字有点太长了,我们干脆就叫他温尼科特,温尼科特是1896年出生,上个世纪1971年去世的,他一共活了75岁。温尼科特首先是个英国的一位儿科医生,在他医学院毕业成为儿科医生的第三年,他就成为了英国第一批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精神分析师候选人,他是英国第一批候选人,而且是第一个儿科医生出身的候选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的那一年,他18岁,进入了剑桥大学的医学预科班,三年之后,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第三年的时候,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年,1917年,他进入了一个医学院正式学医,同时被编入了海军当军医,他被应征入伍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他退役了,他只当了一年兵,退役之后他继续回去学医。到1920年,他拿到了医学的学位,被一家医院聘用了,这家医院的名字是:格林帕丁顿儿童医院,坐落在伦敦的一家医院。


一开始,他被聘为内科医生,但是后来因为小儿科医生短缺,医院就把他转为了小儿科医生,温尼科特在这家医院作为小儿科医生一直干了四十年。温尼科特在这家医院到退休就一直没有去病房里面做纯粹的躯体性儿科医生,因为他不想去病房工作,很多年就没有晋升机会,他一直是一个儿科的主治医师,他一直在门诊做治疗,在门诊接待婴儿、幼儿、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为了看见家庭成员,为了做心理治疗,就坚持一直在门诊工作,因为一旦到了病房工作之后,他就做不了心理治疗。


他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儿科主任,这家医院的小儿科主任也很喜欢心理学,非常支持温尼科特学习精神分析,并支持他在儿科门诊对孩子和家庭开展心理学工作,也允许他在门诊开展心理学工作。所以说,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病人遇到了心理咨询师;学生遇到了老师;都非常的重要。




温尼科特在格林帕丁顿儿童医院儿科门诊一干就是四十年,当然温尼科特工作三年后就私人开业了,他在自己的私人诊所做心理治疗。四十年期间,他一共接见了六万个幼儿、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所以温尼科特的成熟过程理论,是在婴儿观察和家庭成员观察的基础上创造和构建起来的,这个理论绝不是他脑子里面单纯想象想出来的,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和观察基础上的。


温尼科特的理论概念不像经典精神分析中有些概念那么玄学和形而上学,诸如后者的本能、力比多、本我,等等那些元心理学的概念。温尼科特的理论概念很接近临床现象,很接近家庭生活,很容易被观察到。


在温尼科特27岁的时候,也就是他做儿科医生第三年的时候,当时英国非常缺少儿科医生,他同时被三家医院聘请为儿科医生,同年他开始私人执业,他私人执业的还是儿科,还是针对孩子和家庭成员做心理治疗。


这一年他也结婚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叫爱丽斯·泰勒。结婚之后,温尼科特遇到了问题,他发现这个老婆没有娶对,她有一点边缘性人格,他娶了一个边缘性问题的女人,温尼科特一直不能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过性生活。于是温尼科特就找到了精神分析师琼斯,想求助于琼斯给他做心理治疗。


琼斯当时是英国很著名的精神分析师,英国精神分析师团体的主要领导者,因为当时英国没有几个精神分析师,为了发展精神分析,是琼斯把克莱因从匈牙利请到了英国。琼斯说他没有时间给温尼科特做治疗,但我可以给你列一个精神分析师的单子,你来选择吧。单子上面列了五个精神分析师的名字,温尼科特说我找没法选谁。于是琼斯就给他指定了一个名字叫詹姆士·斯特拉奇的分析师,所以温尼科特的第一个精神分析师是斯特拉奇,他就是把德文版弗洛伊德全集翻译成英文版的那个人。温尼科特接受了斯特拉奇十年的精神分析,在温尼科特拿到IPA精神分析师证书的前两年,第一次分析性治疗才停止,这一年是1933年。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你需要接受好多年的分析,你先得解决了自己的问题,然后才能去真正的帮助他人。


1935年,温尼科特成为了一名IPA的精神分析师,这一年他39岁。他的毕业论文是“论躁狂性防御”,这篇文章非常的重要,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当他拿到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精神分析师证书之后,第一次十年的治疗结束已经有两年了,他发现他还需要再一次接受分析。因为这个时候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已经过了十年了,这十年是非常艰难的十年,尽管他同时接受了10年的治疗,但他的婚姻问题没有解决,他不太想离婚,可是问题还存在,所以他要进行第二次分析。


1936年开始,他开始了第二次分析,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个女性分析师。这个时候温尼科特已经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大家可以去看看温尼科特传,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做第二次分析呢?温尼科特说,我的第一个分析师是斯特拉奇(翻译弗洛伊德文集的那个人),尽管我和他做了十年分析,但是我感觉这个分析师有一点“冷”,有一点“酷”,既“酷又冷”,他离我有一点“遥远”。我们看到,尽管温尼科特第一次做了十年的分析,但是他对第一个分析师和他的分析是不满意的。


斯特拉奇是典型的经典精神分析师,这就是温尼科特要改良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个来自于亲身体验的原因。温尼科特作为病人在接受经典精神分析的时候,在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时候,他觉得分析师的技术可能有问题。



二战开始时,英国政府给温尼科特派了一个活儿。二战时德军轰炸伦敦,英国政府组织了市民疏散计划,温尼科特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儿童精神科医生,负责对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进行甄别和筛选,以便于安置,其中很多儿童是趁着战乱从家中跑出来的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这个经历为温尼科特日后发展出反社会倾向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


温尼科特在这个工作中,结识了和他在一个组工作的一位女性社工,这名社会工作者名字是克莱尔,后来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很多温尼科特的论文集和书都是克莱尔组织编辑整理的,包括温尼科特去世以后出版的很多书籍。由于处于战乱时期,很多在家庭里面的那些非常非常调皮捣蛋和与父母有冲突的孩子,他们可感到高兴了,因为父亲上了前线,德军的炸弹把母亲和他们打散了,可没人管他们了,也找不着他们了,这些孩子就跑到社会上偷东西、闹事。政府计划组织收留这些战乱中的孩子,需要温尼科特他们去甄别,这些孩子的精神健康程度怎么样,稍微轻一点的或无家可归的正常孩子就被安置在一个寄宿的家庭;那些精神和行为不良严重的孩子就要收到教养院去。


这一段经历给温尼科特的理论有了一个新的启发,致使温尼科特对反社会倾向儿童和青少年有一个不同于当时所有精神分析师的理解。在温尼科特的治疗中,那些反社会倾向的儿童,那些有一些性格障碍的儿童是可以被治疗的,而经典精神分析是无法为这些孩子提供治疗的,因为经典精神分析不去分析儿童,经典精神分析既不分析儿童,也不分析精神病,经典精神分析管的那个位置是神经症的位置。


在二战结束之后,刚才我提到了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学派之间的论战,她们两个人及其各自的追随者争论的问题是,谁代表的学派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正统。


安娜·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她一辈子没有结婚,接受过其父亲严格的分析,实际上她的学派是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个代表;而克莱因的分析师是费伦齐,而费伦齐接受过弗洛伊德的分析,但费伦齐在后来与弗洛伊德发生了思想分歧,费伦齐认为精神分析也应该关注精神病的问题,经典精神分析的技术应该得以改良以适应精神病性病人,这一点与温尼科特的思想是一致的。在这场精神分析运动的论战中,学术之仗打的很厉害,克莱因是一位铁娘子,铁女人;克莱因学派在英国,与早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样,也是一个政治性圈子,所有加入克莱因小组的人必须是经过克莱因分析的人,或者是被克莱因分析过的人分析后才能加入进来。


温尼科特从来就没有被克莱因分析过,也没有被克莱因分析过的人分析过,斯特拉奇和他的第二个分析师都不是克莱因学派的人,都是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人。但是一开始克莱因非常喜欢温尼科特,温尼科特为了学习儿童治疗,曾经接受过克莱因三年的案例督导,克莱因督导温尼科特做儿童的案例,大家知道,他们都是主要做儿童案例的分析师。一些人认为温尼科特是克莱因学派的,因为克莱因很喜欢他,也督导过他的案例,甚至克莱因还把她的一个儿子交给温尼科特去作分析。如果克莱因在学术上不信任温尼科特,她怎么会把自己儿子交给他分析呢?


但是,温尼科特自始至终不认为自己属于克莱因学派,克莱因也不认为温尼科特属于她的学派。实际上到后来,温尼科特和克莱因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走的很遥远了。


这个时候,在英国就出现了第三部分人。这部分人既不支持安娜·弗洛伊德,也不支持克莱因。他们处在一个中间和独立的位置上,所以精神分析史学家把他们叫做“中间学派或独立学派”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