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热烈欢迎的迁入曹杨新村的先进工作者 居住在曹杨新村内的先进生产者的家属,在新村的草坪上散步。 曹杨新村里从前为方便居水泡开水而在新里厢开设的“老虎灶”。 曹杨新村当初建成后,每幢居民楼都有这样精致的炉灶,乍一看,有种农村的感觉,要知道曹杨新村最早是归属真如区的。 解放前普陀区苏州河两岸开设很多纺织厂,许多外埠难民来沪就业无居可栖,就在岸边以船安家,寅丰毛纺厂职工居永康一家八口就在这条船上住了多年。 这是他们迁入曹杨新村前在船上的最后一次午餐。 寅丰毛纺厂的工人同志把居永康一家送到新入住的曹杨新村127号。 搬进新房后,居永康兴高采烈在布置房间,墙上挂起毛主席画像,将一束鲜花置案于桌上,画面呈现出一种穷苦工人翻身当家作主的浓浓氛围。 杨富珍最早是上棉一厂布机车间一名普通的挡车工,作为一位纺织女工,她发明了一套先进的织布操作法。1956年、1959年两次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所在小组被授予“杨富珍小组”称号。是全国纺织生产第一线著名的劳动模范。 上面这三帧小照是1963年全国劳模杨富珍在杭州屏风山上海市总工会工人疗养院疗养期间与好友的合影,【1】【2】著名影星路珊女士居然也在其中,【3】是她亲笔题签赠予危凤英同志的…… 杨富珍1968年2月至197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常委、普陀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3月至6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普陀区委常委、普陀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6月至1971年1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普陀区委书记兼普陀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1月至1975年4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普陀区委书记兼普陀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其间:1973年至1975年4月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任)。 上海市曹杨新村消费合作社蔬菜供应站全体同志合影。1952年6月25日,上海第一家工人新村商业网点——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曹杨商场前身)在兰溪路165号成立。 上海市曹杨新村合作社一九五五年第三季度劳动竞赛虞久清优胜小组全体同志留念 1955.10.30 上海市曹杨新村合作社一九五五年第四季度劳动竞赛虞久清优胜小组全体同志留念 1956.1.29 来源:黄振炳的美篇 |
|
来自: 老生常谈妙笔... > 《沪上昨天、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