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君子有三戒,修身又养性

 新用户6516h3hB 2020-11-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曾国藩的六戒,说要戒名利、戒争抢等等。在读古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古代的圣人们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很大的要求,也都明确有了戒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孔子的三戒。

《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作为君子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戒备:第一年少的时候,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要戒备因为美色而产生的情感欲望;第二壮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要戒备自己情绪的变化;第三等到老年的时候,精力没有中壮年的时候旺盛了,要戒备贪得无厌。总结来说,这三戒分别是戒色、戒斗、戒贪。

戒色

这点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年轻人好奇心重,最容易受社会上的诱惑影响。曾国藩曾经也说过,“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引申到现在,这里的色不仅仅是美色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一种社会诱惑,包括金钱、名利等等这些。

戒斗

这点是针对中年人的。我们说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这三类人,生活压力最大的要属中年人了。中年人上有老、小有小,是一个大家的顶梁柱,肩上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多。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不能过分得争强好斗,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证身心健康。

戒贪

这点是针对老年人的。老话说,“戒贪,贪则无品”,说一个人太贪心的话,我们会说这个人“真的没品”。尤其是老年人,儿孙满堂,正是享福的时候,更要容易满足,才能让自己活得快活自在。古语说,“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人一辈子也不会知足,老了没什么事情了,能歇着就是福啊。

戒色、戒斗、戒贪,孔子的“三戒”是根据我们人的年龄压力得来的。孔子认为只有注重修养,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所警戒。这也是我们需要在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