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兵败北京城的六大原因

 江山携手 2019-02-03
李自成兵败北京城的六大原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朝代总被忽略;在中国历朝皇帝中,这位皇帝总被遗忘,那这个王朝是什么朝代?这位皇帝又是谁呢?这个王朝就是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大顺王朝,这位皇帝就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免徭役,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当时受到了全国老百姓的拥护,李自成领导的这支农民起义军一时间拥兵百万,以催枯拉朽之势攻占了北京城,将强大的明朝推翻,建立了大顺王朝,李自成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顺王朝的皇帝。然而,大顺王朝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42天,象昙花一现,瞬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忽略了这个朝代的存在,也遗忘了这位皇帝的存在。李自成打下了江山,为何又不能守住江山?象天际的一颗流星,瞬间消失在夜空之中,笔者阅读了这段历史,认为李自成兵败北京城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李自成根本没有治国方略,根本没有长驻北京城的愿望。

李自成作为一位家民出生的领袖,他有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也有反对封建统治的能力,更有为全天下老百姓谋福利的愿望,但他没有改变天下的的本领,更没有如何治国的方针,他只有为他的小团体为谋福利的想法,他进驻北京城,本意不是赶皇帝下马,而是想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崇帧皇帝领会错了李自成的意思,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当李自成找到崇帧皇帝的尸体后,还没有意识到他能够治理江山,并没有拿出一套治国方略,想的是攫取明朝的财产,以供他们的团体使用。

二是李自成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李自成打到哪里,只是惩治贪官污吏,分浮财,给老百姓好处,但他没有治理这一块地盘的愿望,打了就走,也不重用懂管理的这方面人才,以至于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还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说他攻下北京城并未占领天下,他只是暂时的拥有紫金城。如果他当年打下洛阳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的话,他的江山足以坐稳,至少有喘息的机会,而且他当时也有条件创建自己的根据地,因为他拥兵百万,只需要在民众中选择有管理地方行政能力的人才。

三是李自成提出的“免徭役”,在当时根本不符合实际。

当时,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资本主义有所萌芽,但其经济地位还相当弱小,其经济份额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根本不能起到作用,何况李自成还根本没有占领大城市,就是占领了洛阳,也没有长期盘驻,更不用说广大的江南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免徭役”,只能一时笼络人心,可百万大军粮草从何而来?就只能靠打下的明朝粮仓而来,而这毕竟是有限的,没有再生能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征收徭役,必然会引起百姓反感。

四是攻打下北京城后,初期提出不扰民,几天后却大钞原明朝官员之家,烧明皇陵,这在当时很犯忌讳。

李自成刚开始进入北京城时,提出的不扰民政策深得人心,顺利进入北京城,也得到了老百姓及明朝旧官员的拥护,然而,几天之后,却大抄原明朝官员之家,火烧明皇陵,纵容手下及军队大肆抢掠,甚至强抢民女,引起明朝旧臣的反对和民众愤怒,自己的官兵也人心涣散,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难来临。

五是李自成没有意识到关外清兵已虎视眈眈,而守卫边关的还是明朝旧将。

明朝其实不是被李自成所灭,他被灭亡的原因是内有李自成起义军,外有清兵的侵略,李自成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没有处理好,还抓他的父亲、抄他的家,甚至将他喜欢的老婆陈圆圆也占为己有,本来吴三桂已婚答应投降李自成,当他听到这三个消息后,愤而降清,以至清兵入关,白捡了一个北京城。

六是李自成用人不当,错杀良臣,而且不能很好的使用各种人才,造成军心涣散。

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没有吸取张献忠分裂的教训,听取军师牛金星的意见,错杀了十分有才能的李岩,而且他手下的人才没有才尽其用,治理江山需要的不是武将,而是文官,李自成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对如何应对吴三桂及清兵的攻击,没有有效的办法,在大兵压境时还想着登基,做他皇帝的美梦。

李自成兵败北京城,根本原因不在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己,在于他根本就没有宏大的抱负,以至于当江山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如何统治江山。就这样,一个大顺王朝就这样瞬间消失了,李自成自己终归亡命天涯,或传言死于湖北九宫山,或传言隐身湖南石门做了和尚,但无论结局如何,他的后悔肯定伴随他终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