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浪新闻中心推荐 都说妓女靠男人生活,离开了男人,妓女就无法生活了。妓女靠出卖自己的肉体为男人提供服务,男人靠享受服务支付给妓女服务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妓女靠男人生活。可偏偏在历史上出现了一位男人一生靠妓女生活,而且死后全京城的妓女真心为他批麻戴孝,为他守灵,为他祭坟,甚至有一位妓女因悲伤过度,随他而去了。 那这人是谁呢?他就是北宋大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人物柳永。柳永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的意境,同时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尤其是《鹤冲天》、《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更是千古传诵。如此名人,为什么流落到靠妓女养活的地步呢? 其实柳家世代为官,其父亲、叔叔、哥哥甚至侄子都是进士,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他少年时勤学苦读,年轻时就诗、词有名,早就名声在外,家里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传承家业,官至公卿。柳永学有所成后,便赴京应试(北宋的京城是汴州),准备大展鸿图,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然而,柳永到京城后,被京城的灯红酒绿所吸引,本来就风流成性的柳永,迷上了青楼歌馆的妓女,把他出发时的伟大抱负抛到了九霄云外,整天沉浸在风月场所,陶醉在妓女的轻歌曼舞中,迷恋在妓女的醉人肉体上,而且把他的风流故事写进了词里,如《长寿乐》中的“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便携手、眷恋香衾绣被。”他自侍才高八斗,此次考试,考个进士、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向心仪的妓女夸下海口:即使是皇帝亲自出题监考,也能够考上状元。不料,迷恋风流的他却名落孙山,他沮丧、他激愤、他无奈、他伤心,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鹤冲天》,其中有句是这样写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你皇帝老儿不让我考上,不让我去做官,我就不做官,你拿我有什么办法,我要在词坛上步入颠峰。可就是这一句,为他的一生清贫埋下了伏笔。 柳永表现上对没有考上进士无所谓,心里却还是不忘功名的。他在《如鱼水》中写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所以在来年,他又参加了科考,这次科考,成绩过关,但由于我的《鹤冲天》传到了皇帝宋仁宗耳里,宋仁宗以他政治上不合格,把他给从进殿考试的名单中删除了,并写下了批示:“且去浅斟抵唱,何要浮名。”这次的打击,柳永失望愤怒到了极点,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他更加无所顾忌的纵情声色,致力于民间新调和词的创作。他的词成了教坊乐工和歌妓最喜欢的歌词,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那些歌妓为了获得柳永的词,不失用钱或肉体换得他的创作,并供他生活。 当时有位江州名妓,叫谢玉英,色佳才秀,很喜欢唱柳永的词,一日,柳永途经江州,赴馀杭做介县宰的小官,晚上到妓院找小姐,正好是谢玉英侍后他,风流后柳永看到桌上有本“柳七新词”,全是谢玉英用蝇头小楷抄写的。因而与他一见倾心,相互缠绵,离别时,柳永写词表示对她永不变心,谢玉英也表示从此从良,再不做妓,等他归来。 柳永在馀杭当官三年,自然找妓女无数,但总没有把谢玉英忘记,总觉得谢玉英的温柔是其他小姐比不上的,三年后,他任满回京城,特意到来江州,想和谢玉英约会,却不料又接新客去了。柳永十分懊恼,在谢玉英的墙壁上留词一首,叙述了他们三年前的灵与肉的恩爱,描写了这三年的思念,表达了她又接客的不快。谢玉英回来后看到了柳永的词,看到了柳永对他的多情,又愧疚这三年没有等她,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便卖掉所有财产,只身赴京城找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找到了京城名妓李师师,在李师师家里找到了正在风流的柳永。两人久别重逢,相互倾诉衷情,自然重归如好,两人就在李师师家住下来,过上了夫妻生活。李师师因为喜欢柳永的词,就让他们在她家生活。 后来,放荡不羁的柳永得罪了朝廷大官,宋仁宗本来就不喜欢他,罢了他的屯田员外郎,从此,柳永专门出入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供给,都想得到他的词,以求抬高身价。京城各大名妓都以拥有柳永为荣,因为一旦柳永住在某名妓家,自然会有更好听的歌词传唱。 柳永就这样纵情于各大名妓之间,靠妓女的施舍过日子,他身心俱伤,疲惫不堪,最后死在名妓赵香香的肚皮上。他死后,由于他没有任何财产,也无家室,只有京城各名妓为他伤心,谢玉英、陈师师等京城名妓凑钱为他安葬,谢玉英因为和他曾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其它妓女为他戴孝守灵。出殡之日,满京城妓女都来为他送葬,妓女们都穿着孝服,整个京城成为白色的海洋,哭声响彻云霄。这就是“群妓合金葬柳柳”佳话的由来。不久,谢玉英因思念柳永过度,两个月后就追随柳永而去,李师师等名妓念她一片深情,把她葬在柳永的墓旁。这样,柳永生前没有固定老婆,死后终于有了女人做他的老婆了,柳永应该在阴间感到高兴了。 以后,每年清明节,京城各妓女相约赴柳永坟墓祭扫,并成了这些妓女每年清明节的习惯,她们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