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论》之脾伤暑犯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9-02-03

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东垣用清暑益气汤主治。

疏:原书三十八条。新补。

自注:同一热渴自汗,而脉虚、神倦,便是中气受伤,而非阳明郁热,清暑益气汤乃东垣所制,方中药味颇多,学人当于临证时斟酌去取可也。

疏:湿热一证亦有内伤,王孟英先生讥此过于温燥,立甘润补胃阴之清暑益气汤,偏见之言,未是见道之语。湿重热轻、热重湿轻之辨,不可混淆。前者本证乃是脾气伤,宜黄芪、甘草、人参以治本,后者胃阴伤,宜西洋参、石斛、麦冬以治本。一者扶脾气而益肺气,一者扶养胃阴而益所伤之肺津。立意之不同,则治法之不同,治法之不同,故立方之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