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书法作怎样才能做到意在笔先的境界?有哪些训练方法?” 之问题,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意在笔先者胜,意在笔后者败。” 我认为,意在笔先不仅要体现在书法创作上,如果只在书法创作时才想到意在笔先,那就晚了。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到意在笔先呢,我的观点是应从临帖时就开始做到意在笔先。 (上图为李刚田老师的篆书作品。李刚田老师就是意在笔先的典范) 意在笔先,是一种意识。 真正做到意在笔先,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多临帖,深入临帖,把帖临熟练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叫水到渠成,这叫顺其自然。如果在初学书法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只等书法创作时才注重这一层,这种作法是极为不妥的,也是错误的。所以说,意在笔先的训练不是在书法创作时,而是在临帖时。 (上图为中州耕牛堂主的临帖作品。作品中就有“意在笔先”所含) 在临帖前,我为什么一直提倡先读帖,后下笔临写啊?读帖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读帖?读帖读什么?这些,都在意在笔先的范围。有不少学习书法者往往忽视读帖,拿起毛笔就写,结果呢?总是写不好,即便把有的字写得形似了,但神韵却始终写不出来,拐过头,还得去读帖,去领悟。 (上图为刘文华老师的隶书作品。刘文华老师也是“意在笔先”典范) 一个学习书法者,如果只埋头临帖,不读帖,不认真领悟书法精神,意在笔先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了。 |
|
来自: jishiaimin > 《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