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常言道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过了立春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诗云 东风带雨逐西风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 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是新一年的开端 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气候特点 气温回升 阳气上升 万物苏萌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 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 二候:蛰虫始振 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 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 三候:鱼陟负冰 有的冰面开始融化,可以看到鱼了 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 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春天要来了 但是 山西这天气却不按套路出牌 小雪!雨夹雪!中雪!小雨 这是整整一个套餐啊 太原 ▼ 大同 ▼ 朔州 ▼ 忻州 ▼ 晋中 ▼ 吕梁 ▼ 阳泉 ▼ 长治 ▼ 晋城 ▼ 临汾 ▼ 运城 ▼ 2月3日:全省晴天间多云,大部分地区有4~5级、短时6~7级西北风。最高气温:高寒地区-6℃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区-2~4℃,中南部其余地区5~8℃。
2月4日:全省晴天间多云,有4级左右西北风。最低气温:北部及中南部山区-18~-9℃,中南部其余地区-8~-4℃;最高气温:高寒地区0℃左右,北部及中南部山区3~8℃,中南部其余地区8~11℃。
2月5日:全省晴天间多云,中南部部分地区有轻度霾。最低气温:高寒地区-18℃左右,北部-13~-9℃,中南部-9~-2℃;最高气温:高寒地区1℃左右,北部5~7℃,中部5~11℃,南部11~14℃。 最近天气多变 老乡们出门一定要注意增添衣物 健健康康过大年 ![]() 立春习俗 游春 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报春送帖子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鞭春牛 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贴春字画 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的画,如腊梅迎春之类。 穿新衣 过年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是一年身体调养的基础 此时养生做好下面这几件事 立春养生 ![]() 四季养生立春起,养肝护肝正当时 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的五脏六腑蓄积的内热之毒也开始出现春燥,导致肝火旺盛、身体炎症,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便秘、色斑等症状。加上春季天气转暖,人体水分大量流失,天气又阴晴不定,通过饮食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 2 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 3 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4 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 ![]() 5 祛痰养肺——保平安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 6 疾病防控——养健康 立春节气乍暖还寒,公众穿衣不宜单薄,应以保暖防寒为主,这样有益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应当注意脚部和背部的保暖。 ![]() 7 保健运动 ——悦身心 谚语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说明了立春节气的起居特点。特别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应做一些轻柔舒缓的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慢跑、做健身操等,这些活动能活动关节,舒展形体,疏通郁滞,使气血顺畅。 ![]() 立春这天 恰好是除夕之夜 新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了 农历的新年也来了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 迎接新一年的来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