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过去童年的年味

 程穆泽 2019-02-04

在那贫穷战乱的年代,我的父亲为逃避国民党抓服兵役,应名将张姓改王姓,过继给我二老舅家,但是没有去老舅家住,而是搬到我舅舅家住的村庄一一午城镇上胡城村。说是搬家,其实什么东西都没有,父亲用一副扁担,一边是大姐,一边是被褥,和母亲一起来到这里落户,在舅舅家人的帮助下,借住在半山坡的一孔破旧土窑洞里。凭着父的聪明、勤劳、诚实,不几年我家生活好了许多,在村子里也不为落后。父亲没有上过学,自学认识一些字,学会打算盘。秋天干农活收工后,割些荆条回家,晚上赶夜编荆筐换些生活用品。平时也做点小买卖,自制糖稀陈醋,村里人都很佩服父亲。只可惜五八年中秋节后,父亲在生产队山岭上住着种麦子,患急性阑尾炎连夜被抬回家。当时医疗条件非常差,公社医院没有医生能做此手术,父亲疼的在炕上来回打滚,等第二天到医院已经晚了。我又害怕又难受,在父亲的病床边哭了很久。那种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去逝是再痛心不过的事。











我们的村子在全县的最南边,与大宁县、蒲县交界。村子依山顺势而建,当时大都是自己动手挖的土窑洞。选择向阳、土质坚硬的地方,从山顶一直把土挖至够掏窑洞的高度,把土摊平,垒上土墙就成为院子。窑洞一般高三米多,深十米左右,成扁半圆形,装上门窗,垒上和灶台连在一起的土炕,墙壁用泥一摸,干了就可以住人,非常简陋。那时村子里最好的窑洞数二舅家的三孔石窑,清一色的青石砌成,正面全都打磨成平面,非常漂亮。

一九四九年牛年,十月二十二日凌晨我出生在我家那简陋窑洞的土炕上。那时老家有个习俗,妇女生小孩要将炕席卷起来,直接把小孩生在土炕上。当时我在家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由于家庭贪寒,我的降临给家里带来了新的负担,所以母亲不打算养活我了。生下后将我丢在土炕边上不管,也不喂奶,只是好心的邻居大妈看着我可怜,说服母亲:“孩子好坏是条生命,先养着,实在不行再送人家也行“,就这样我才活了下来。母亲的奶不好,不够我吃,就添加些面糊吃,等我一天天长了,母亲也舍不得送人了。我得感谢那位邻居大妈,不然七十年前我就升天了,那有后来的这一切。

小年

腊月二十三,也称小年,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过年才算正式开始。现在人们的生活都过的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平日里吃的穿的都比旧时过年好的多,所以对过年的期盼也和过去不同。如今大人烦过年,一到年根前,除了忙着处理单位年底的工作等事务,空闲时要打扫房子、拆洗被褥、为老人和孩子准备新衣服、购买过年待客的姻酒糖果、肉菜等食品,还要准备过年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的礼品等等,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盼望过年,一年紧张的学习可以放松几天,除完成寒假作业,有时间可以与同学伙伴们尽情玩耍,穿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吃自己喜欢的食品,拜年还可以收到不非的压岁钱,当然是很开心的事。

旧时过年和现在千差万别,我总的感觉就是贫穷。平日里生活清贫,粗粮窝窝头加菜能吃饱就不错 了,不敢

祈求能有肥肉、白面馍、炒菜吃。即便有点白面,也是家里来了贵客或有谁生病时才能吃点,那也是吃一点解解馋。穿的衣服准是补了又补,哥哥姐姐不合身的旧衣服,无论大小是否合适,都是弟弟妹妹的。所以那时候大人愁过年,愁怎么样才能让全家人过个像样的年,最起马不比别人家差。孩子们同样盼过年,过年可以穿比平日里好的新衣服,吃平时吃不到的白面馍、肉馅饺子、糖果、核桃、花生、枣等等,那是一年的盼头。那时虽然穷苦,但是那时的年味浓,人情、亲情味浓。现在回想起来,心中不知道是苦还是甜,是哭还是笑。

送灶王爷

小时候老家过年,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向天上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民情。灶王爷是监管伙食的神仙,“民以食为天”,所以家家把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窑洞炕灶旁边的墙上,还要贡上米糖瓜、年馍等食品,点上香火,为的是粘住他的嘴巴,上天后方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扫家

在老家农村,平时谁家要想盖房动土、打炕垒灶等,都讲究选择吉利之日方可进行,否则怕得罪神灵给家中带来灾难。只有腊月二十四以后,因土地爷上天去了,家家可以随时扫家除尘、修炕垒灶、修整院落,不受忌宜限制。

我虽然年纪小,但自幼听话,干活勤快细致,所以每年打扫家都由我和母亲干。我家住土窑洞,分前窑:摆放家俱、睡觉的土炕、烧火做饭的灶台,后窑:主要存放装粮食的大缸和杂物。打扫起来很费劲,搬箱倒柜,墙角旮旯都要清扫到。干完浑身是土,就连鼻孔里也是黑的,没有洗澡的地方,只好拍打身上的尘土,洗洗脸。

因窑洞内长年烧火做饭,墙壁都被烟气熏黑了。为了增加家里的亮度,同时也起到新鲜美化的效果。打扫完家后,我用玉米面打成浆糊,用从别人家要来的旧报纸、旧年画,顺着睡炕上沿将窑洞墙壁一圈整齐的粘贴,再用新年画,剪纸画装饰,显的干净漂亮。这可能就是我家过年的新气象吧。




贴春联

从古至今,过年贴春联是中国过年的习俗,家家户户必不可少,除非家里发生丧事可以不贴,但在旧时老家兴贴黄色对联。过去没有现在那么多制式春联可以买,各家自买几张红纸,找村子里有文化的老者帮忙给写。除了大门、住房门要贴对联,在粮屯粮缸上也要写“五谷丰登“、牲口棚要写“家畜兴旺“、院子里还要贴上“出门见喜”、窑洞内要贴“台头见喜“,就连财神爷、土地爷、灶王爷处也要写上相应的对联。

母亲勤快又好强,为了不让我们过年穿的太寒酸,过年给我们兄妹买不起外面套的,洋布面的新衣服,就把旧棉衣拆洗后,旧面子改做里子用,面子换上黑色的手工织的粗布。棉袄是对襟的,棉裤是大裤裆的,不好看,但穿着暖和,那就是过年的新衣服。腊月三十下午,我们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新衣服,新布鞋非常开心,我会帮助大人贴春联,扫院子,迎新年。

请神

请神,在老家叫“供神子”,就是把自家祖宗几代先人按照辈分依

次分先后上下排列,写在一块特制的布上,没有“神子“的人家就用红纸写上“x门祖宗之神位”的牌子,于腊月三十晚上挂起来,献上各种贡品,晚上十二点正由男主人烧香放炮接年、接神。如果谁家兄弟多,那就按照提前约定,每年轮流供神位,以供家族人前去瞌头祭拜。。“供神子“实际寓意是迎接祖先回家过年。大年初一一大早,男主人必须先起床,生起灶火,将铁犁铧放在火上烧红,然后用炉火钩子挑上烧红的犁铧,围着家里四周转圈,并不断往犁铧上倒醋,寓意是抠邪消灾,其实就是和现在的消毒差不多。然后妇女和小孩才能起床,叫小孩不能说“起床了“,要说“快穿服衣“。初五之前家人之间不能生气吵架,要特别小心不可打碎餐具,以示和睦平安。饺子煮好后,先要供献神位,然后全家人才能吃。吃过饺子,本家所有老少男子都要轮流去祭拜神位,烧香磕头。初二早晨,由男主人带上供奉香,再将“亲人”送回。

年夜饭

过去老家的年夜饭和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差。现在每家的年夜饭都要做好多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有的为了省事,就去饭馆酒店订上一大桌。过去在我们老家没有什么丰盛的年夜饭,三十晚上只准备几个小菜,家家都吃“接年旗子“,就是用胡萝卜羊肉做成的梢子面。而且当天做的手擀生面条不能吃完,要留一些等到初五还要吃一顿,我也说不上为什么。

拜年

春节拜年,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国年俗。今昔不同,南北各异,但相同和不变的是,晚辈大年初一都要用各种方式向长辈,亲友拜年,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

旧时在老家,初一早晨起来穿洗完毕,母亲会做几盘菜,罢上酒,我们兄妹们会给父亲满上酒,然后瞌头作揖,给父母拜年,祝福新年好,那时不给自家孩子压岁钱。母亲用白菜和肉丝做的小炒白菜非常好吃,吃完新年饺就随父亲去拜祭本家神位。因为我们住在舅舅家的村子里,十有八九都带点亲戚关系,所以我们基本上是挨家挨户拜年,拜年时有的长辈会给小孩子几块

糖或者几颗核桃枣,亲近的、条件好的会给你两毛钱压岁钱。

如果是当年新结婚的新娘新郎,是拜年中最被看重的,新娘要穿绸缎上衣、裙子、绣花鞋,新郎穿上长大褂、戴礼帽,向长辈们逐一行三瞌头作揖礼。长辈们都会给一定的礼钱,过后还要专门请他们到家里吃饭。

我们每年正月初二,都会兄妹相伴去给奶奶拜年。奶奶家住在高家庄村,距离我们有十五里路,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走路。一路要爬陡坡,走很窄的山区小路。尽管路远难走,我们还是乐得去,因为我们平时难得去几次,过年了奶奶会给我们做好吃的,还有压岁钱。在我的记忆里,爷爷去逝早,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奶奶,奶奶是个很传统的老人,讲究身份,注重尊严,所有儿媳和孙子辈都很敬畏她。奶奶家在当地算是比较富有的人家,一座大院,三孔用砖圈的窑洞,有讲究的门楼,还有偏房。记忆里家中还一位老奶奶,是父亲的奶奶。老人单独住在一孔小窑洞里,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奶奶不能直立走路,只会爬进爬出。奶奶村百分之九十为张姓家族,父亲兄弟五个,没有姐妹。大伯和三叔都被抓去当了兵,多年后大伯退伍回家务农,三叔在国民党部队里学了医,后解放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医生,转业后在武汉大国企工作。我们兄妹几个是在我六八年当兵时,才一起改归本家张姓的。


包饺子

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过年的习俗,从古至今不变。小时候家景贫穷,饺子馅总是肉少菜多。家乡习惯吃胡萝卜羊肉馅饺子,买上一斤羊肉,剁上一大盆胡萝卜,配上大葱和少量调料。母亲从小就教我擀皮包饺子,我也学的快,很快包出来的饺子和大人包的差不多,有模有样。这门手艺后来在部队也用上了,连队里数我的饺子包的又快又好,到现在我家吃饺子大都还是我来包。

在家乡传说有一种神叫“毛嘴神“,谁家要是粘上它就不吉利,它可以让你富有,帮你偷别人的东西,也可以让你败家。所以三十晚上包饺子时,每家都会把小点的铜钱包在饺子里,罢放在四个角上。据说是为了避邪,防止被“毛嘴神“偷走。包铜钱还有一层寓意,就是看谁先吃到包有铜钱的饺子,先吃到者来年有福。这一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蒸年馍

老家过年,村里家家都要蒸花馍、米面馍、炸年糕,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一种老家叫“碨碨“的枣馍,形状象园型磨盘,三层白面中间夹红枣,做好用木梳把边沿和顶部刺上花纹,蒸熟后再在顶部点些红点,主要用于神位供献、请客和送礼。还有一种专门用于供献财神爷的枣馍,做的象人的形状,上面镶上红枣就象花衣服。另外为表达家人一年的辛苦,还会为每人蒸一个寿馍,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好坏,寿馍可大可小。为男人做的寿馍上做一条蛇,为女人做的馍上做一条鱼,什么寓意记不清了。同时也会为孩子们蒸一些小的鸟、鱼、兔、花等小馍,蒸好挂在干的酸枣枝刺上,看上去象一枝花,很好看,也不容易坏。年糕不是每家都会做的,但米面馍基本上家家都做,是家里过年的主食,放在水缸里储存,不容易干裂和发酶。米面馍就是把小米用水浸泡漓水后,用石碾碾成很细的米面,发酵后包上煮熟的红小豆和红枣泥,蒸出的米面馍非常好吃,不会象玉米面馍那么硬,吃起来香甜,酥软,还有轻微的酒糟味。

放爆竹

放爆竹,即燃放鞭炮,是中国传统民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老家有一种放“接门炮“的说法,大年初一早晨男主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接门炮,人站在门里面,接着门向外放一种叫雷炮或二踢脚的大炮,响声很大。放鞭炮是我们儿时过年最快乐的事,可那时家里比较穷,父亲只买几个大炮和两鞭二百响的鞭炮,所以玩时不忍心一次放完,总是拆开单个燃放。初一早晨听到谁家放鞭炮,我们就会提着马灯赶去捡没有放响的哑炮,拿回来和小伙伴们玩“婆婆打架“。“婆婆打架”就是把鞭炮掰成两节,将有火药的一边相对罢放,用燃着的香点燃,就会互相喷火,有点象打架样子。

儿时过年除了放鞭炮、跟随大人拜年,再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不象现在城里孩子,过年除了完成寒假作业,可以逛公园、庙会,去游乐场玩,有的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游山玩水看风景。可过去山里的孩子放年假,没有寒假作业,书包里就是语文、数学两本书和用白纸裁割后装订成的作业本、铅笔,也没有文具合。小朋友们只有在一起玩玩打朴克、滚铁环、打棍棍(用一长一短的木棍,一方用长棍将短棍打出或放在地上小沟里挑出,只要对方能接着就算赢,然后交换位置)、滚玻璃球、打铜钱(一方把小铜钱放在一块砖头上,另一方站在一米多远的地方,用大铜圆去打击砖上的小铜钱,打落地者即赢得铜钱,两人相互对打)、跳方格梯田等等游戏,虽然土些,但玩的很开心,弄得满身是土,时常忘了回家吃饭。有时我们也去村前河沟里溜冰玩耍。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过年,感觉真是甜甜的、暖暖的。

剪窗花

过去老家窑洞的窗户上,无论是简易的还是精致的,大都不安装玻璃,而是用麻纸糊在上面来档风。过年时家家都把麻纸换成新的,显得干净明亮,还要自己剪些窗花贴上,给新年增添喜庆气氛。那时没有卖现成的窗花,一般都是妇女们亲手剪。我从小就喜欢跟大人们学剪窗花,邻居都夸我象女孩子一样,心灵手巧,剪出的窗花比大人们剪的还好看。剪窗花其实也不难,关键要细心。先找来你喜欢的窗花样品,铺一张麻纸在高梁杆做的片上,将样品放在上面,用水洒湿,让它们粘在一起。然后用煤油灯的烟将样品薰黑,等凉干后揭去样品,就是一张黑白清晰的窗花图案。用时将窗花图案和三至五层红纸用麻纸捻成的细绳装订在一起,用小剪刀把黑色部分剪掉,留下白色部分,窗花就剪成了。窗花图案很多,有花、鸟、动物,人物等,形状大小各异。有的人还会剪些大的狮、虎图,衬上白纸贴在窑洞正面墙上,起装饰美化作用。如今农村仍有贴窗花的,但都是买现成的,不再自己动手剪了。


这就是我对儿时过年的回味,虽然不能和现在相比,但那时年味浓浓,让人期盼、让人回味、让人怀念,我想每位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定感受至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