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不被侍卫所害?

 恬淡闲适 2019-02-04

试着谈这样几点:

首先,挑选侍卫时的利益捆绑。

每个皇帝都有自己培植、提拔的文武大臣,他一般会在这类大臣的子弟当中,挑选贴身侍卫。

最典型的是隋唐时代的千牛,一般都是选择勋贵之门的强健子弟,佩带御刀、弓箭,侍卫在御座左、右,并有千牛将军等率领。

这些人属于既得利益者,如果一人胡来,整个家族现有的荣华富贵全部完蛋,所以他们会格外小心。

再比如,清代满洲八旗中,有所谓的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都是皇太极带出来的嫡系。入侍宫廷的侍卫,只能从上三旗的子弟当中挑选,上三旗中,每旗可以选出两人充当领侍卫内大臣,下五旗就不行。

比如康熙时代的领侍卫内大臣,有康熙皇帝的舅舅佟国维,其他的有索额图等人,都是皇帝的亲戚。

其次,是严格的侍卫制度设计。

这些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前面说过的筛选侍卫。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侍卫制度的设计,包括平时的审查,随时发现不安全的因素。

在具体的侍卫环节,也有严格的安排。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荆轲刺秦。当荆轲亮出匕首刺向秦始皇时,廊下站立的侍卫都不敢乱动,因为秦时有严格的规定,带有兵器的侍卫没有得到皇帝的命令,不许上殿。而殿上的文武大臣不许携带任何兵器,所以荆轲行刺过程中,只有一位御医用手里的药囊去打荆轲。

后世接受这个教训,在带刀侍卫和皇帝之间,会安排不带兵器的贴身侍卫,以互相制衡。

最后,皇帝的自卫。

许多皇帝自己是佩带刀剑的。比如前面说的秦始皇身上就带着一柄长剑,但剑身太长,当荆轲来袭时,秦始皇慌乱中拔不出剑来。后来大臣们再次提醒他用剑,他才砍伤荆轲。

再比如唐太宗,在和长孙无忌等人商量皇太子的人选时,无比伤心,突然拔出腰间的佩刀,要给自己一刀。再比如康熙皇帝要处罚八阿哥,十四子胤禵站出来为八哥说情,气得康熙皇帝拔出自己的佩刀,跳起来要杀掉胤禵。这些都说明,许多皇帝都有防身的刀剑。

其他还有许多具体的措施,以做到万无一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