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一盏书灯 2019-02-04

史图馆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的支持与喜爱,值此新春佳节,史图馆祝各位看官在新的一年里:家和业兴,“猪”事顺利。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原创历史文章与视频哒。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若婉婉

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春季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四季轮回已经开启。东风把冰冻化开,蛰居的虫子已经苏醒,冰下的鱼儿也跃跃欲上[1],人们开始又一年的耕作。而更为难得的是'岁朝春'[2],'朝'即开始,也就是大年初一。古人认为'岁朝春'是吉祥的征兆,象征这一年风调雨顺。2019年的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我们有幸遇上也是不易啊!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1明 周之冕《杏花燕子图》]

除夕,岁除之夜,也叫大年夜。除即去除,指辞旧迎新、除陈布新。早在先秦时已有'大傩'(傩舞,一种原始祭祀舞蹈)、祭天祭祖的习俗,人们戴上凶神恶煞的面具,敲锣击鼓,意在驱赶年兽、消灾纳福[3]。两晋时期有'守岁'的习俗[4]。到了南北朝,过年打爆竹、贴桃符、吃年夜饭已成节例[5]。唐朝的春节热闹而张扬,它一方面承袭了上述的传统习俗,一方面增加了更多的娱乐节目,用三个字概括:城会玩。

在除夕之夜,百姓们从各家各户选出合适的男孩子,戴上狰狞的面具表演傩戏。家家户户竞相围观。宫廷的傩戏更是隆重非凡,人数多达五百人[6]。先秦的'大傩'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但五百个人跳祭祀舞蹈的壮观场面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了吧。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2 傩戏面具]

有一句俗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唐人在除夕时也得'送神',像我们腊八供灶王爷似的,在灶上点灯(也叫照虚耗,传说能镇住鬼神)、贴灶马,不过他们可不给灶王爷'吃糖',而是'喝酒'(也叫醉司命)。更有甚者,还要请得道高僧作法,祈福消灾。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3 民国年画 灶神]

除夕除了要守岁、吃年夜饭以外,唐人还要吃春盘[7]。这种由葱、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芫(香菜)组成的蔬菜拼盘据说吃完可以发散人五脏中的陈腐之气。后吃春饼之风日盛,做法更为讲究[8]。这个活动也被称为'咬春',和我们现在过年吃春卷是一样的。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4 现代春盘]

如果说唐代的春节是城会玩的话,宋朝的春节则堪比巴西狂欢节了。

正月汴京城大街上有叫'关扑'的投掷游戏[9],小贩把食品或玩具、首饰等物作为奖品,于瓦罐内投中铜钱,根据铜钱的正反判定输赢来赢得奖品。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投壶、扎气球,但是在宋代是一种赌博游戏哦。

宋代春节的'狮子舞'盛行非常,相比于唐代凶神恶煞的傩戏面具,'狮子舞'更加可爱、灵活,注重武打表演,有时还会表演'狮子'口吐烟火。同时看花灯也是宋代春节人们趋之若鹜的一项活动。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5 南宋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

除了热闹的娱乐表演,购物也是宋朝新年的重头戏。'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10]中这样说道。繁荣的贸易带动了春节的气氛,也展现了一个朝代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节到了,我们来聊聊唐宋春节习俗

[图6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古至今,我国过年(特别是北方)都一直有吃饺子的习俗。不过宋代还有一种说法叫'冬馄饨,年馎饦(一种面片汤)',因此北宋戏称'肥冬瘦年'。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春纪·孟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2]《偈颂六十七首·其一》:百年难遇岁朝春,姹女梳妆越样新。

[3]《吕氏春秋·冬纪·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4]晋 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5]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6]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儿傩公傩母。

[7]晋 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葱、蒜、韭菜、芸苔、胡芫是也。

[8]杜甫《立春》: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9]南宋 吴自牧《梦粱录·正月》: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10]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