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此时的北方大地已经被曹操平定下来,此时的曹操便有了别的心思,那就是率兵南下。同年7月,曹操领兵向南出发,一月后,刘表因病去世,于是荆州牧便有刘琮接替。因为荆州地区的一些士族都不愿意让自己陷入征战之中,所以当时不少的官员都建议刘琮将荆州给放出去,最好还是交给曹操。而就在曹操得了荆州以后,先是打败了刘备,并在之后写了一封书信并送到了东吴,其中信中表示,他集结了80余万水军,将要和孙权在江东来一次较量。 就在这封书信传到江东以后,东吴的群臣都非常的紧张,而且就连托孤大臣张昭都慌了,并且还由他牵头劝谏孙权投降朝廷。就在群臣之中,唯有鲁肃站了出来,并极力劝阻孙权千万不要投靠曹操,反之还要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就在之后,孙权听取了鲁肃的建议,并将周瑜从外地给召了回来,并听了听周瑜的一些看法。此时的周瑜将曹军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一遍,他认为曹操所率领的兵马远远没有80万人,最多也就十余万人而已,而且这些兵马因为持续的作战,已经是人困马乏。 此时的周瑜还向孙权保证说,自己只需要五万人马就能胜过曹军。不过当时的孙权并没有给周瑜这么多的人马,只是给了仅仅三万人而已。刚刚已经说了,东吴已经是处于危亡的阶段,孙权应该完全满足周瑜的要求才对,可为什么孙权没有给足五万人呢?难道是对周瑜的不信任? 孙权调拨了三万吴军交于周瑜,是不是因为东吴兵马不足呢?实际上,当时的江东一共有着数百万人民,其中兵力总和也有十万人,除去各个地区维护治安的军队,能够参与作战的兵力至少也应该有八万人。而且就在赤壁大战结束以后,孙权亲自带着十万人马去攻取了合肥,这也说明东吴的兵力并不缺少,但是周瑜在领了三万人马以后,孙权一点都没有给其补充,这就让人觉得很意外了。 不过说到底也不是因为孙权不放心周瑜,毕竟当时东吴的各位老臣都不愿与曹操作对,只有鲁肃和周瑜愿意在背后支持孙权。所以这个时候的孙权要是再不相信周瑜,那么东吴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孙权之所以只能给了周瑜三万人,是因为当时从孙权手里能够动用的人就只有这么多了。而且因为东吴的军权也不是他孙权一家的,所以只要大部分的大家族不愿意和曹操作对,那么其余的兵力,孙权就无法调动,所以这三万人已经是孙权能够动用的极限了。 小编以为,孙权可以将自己手里所有的兵马全权交给周瑜,这本来就属于一种信任的表现,而且周瑜身为大都督,也的确是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一切,虽然当初手上仅有三万人,但是凭靠着周瑜的才智,最终还是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也算是对得起孙权的信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