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方远图书馆 2019-02-05

女神信仰在民间信仰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民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女神信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却是相同的,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是人们在纷忙的世俗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展现。

民间信仰也是人们求助于神灵的功利需求的表现,当他们一旦遭遇到人力不可及、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他们便不顾一切的烧香叩头,供祭神鬼,恳请神灵力量赐福消灾,祛病降吉。他们认为崇拜神鬼之心诚,就会达到心诚则灵的效果。

崇拜神鬼之心切,就会收到有求必应的实惠。因此,在民间信仰行为中有人神之间的许愿和还愿的功利交换。人们用崇拜的各种手段与神鬼进行利益上的酬答和互换。甚至即根据自身功利需求,把心理愿望附加与神灵,神灵的神职由一职神变为多职神,更甚是“万能神”。

《山海经》中的女神也有兼顾多种职能,满足人们的不同的功利需要。被民众所熟悉的《山海经》中的女神有好多位,她们分别是女娲、西王母、帝女之桑(蚕神)、帝之二女(湘夫人)等,人们关于这些女神的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功能呢?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1、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多力量大,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另外,古时战争也很残酷,人口多军队力量壮大,才有可能在战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但人口增长在古代是很缓慢的,因为古时医疗条件较差,孩子存活的几率也比较小,还有一些夫妇甚至无子嗣。

有些家庭有孩子,但是在男权社会下,妇女只生下女婴也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从国家到个人,人丁兴旺都是古人最基本的愿望之一。这种需求使得古人把“送子”的职能,也自然而然的赋予给了人类的始祖神女娲。

她传土造人的伟大功绩让女娲在民间备受推崇,转而化身为“送子娘娘”。在河北涉县就有关于女娲“送子”的传说:“秦家庄的秦老汉夫妇年近四十无子,求女娲赐子,给个蛤蟆蝌蚪也行。女娲赐给了他们一个貌似丑陋像蛤蟆,实则貌比潘安,才学出众的俊朗少年,这少年还娶了一位貌美的千金小姐,最后过着幸福的生活。”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关于女娲信仰最重要的应该是“送子”,祭拜之时一般要带上香纸,贡品朝拜。在涉县传统的求子方式一般是拴娃娃,或者吃土。拴娃娃是用红绳套住自己理想中的娃娃,然后带回家,希望来年可以增添子女。

吃土,根据田野调查可知,这是娲皇宫所独有的求子方式,这种求子活动当地称为吃土,是由要生育的女性来做的,她们在婆婆、嫂子或小姑的陪伴下,为了向女娲求得男孩,就在娲皇像前摆放泥娃娃的特殊部位上抠一小块泥巴,然后吃下去,这就叫吃子山。

吃土的习俗便是由女娲抟土造人故事发展而来,也是男权社会下重男轻女的体现。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2、

当然,女娲除了“送子”的职能,也兼有“媒神”的职能。我们知道女娲是人类的婚姻神,有“置婚姻”的能力。“求姻缘”的信仰从古至今也较为盛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古代,封建的婚姻制度,要求人们必须按礼法行事。《唐律疏议·户婚》规定:“以父母和其他法定尊长为子女、卑幼的主婚人。”明洪武二年(1369)令:“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

由此来说,古代的婚姻,全都是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并没有恋爱自由。父母包办婚姻,全权由家长做主,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甚至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的结合,并没有感情基础。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这种婚姻方式,很难真正获得幸福。在《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本是在封建社会中难得的“郎有情,妾有意”的一对鸳鸯,可是在封建婚姻制和家长制的束缚下,被迫分开。焦仲卿需听从母亲之命,迎娶秦罗敷,而刘兰芝也是无法违背兄长之命,嫁给太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兄长之命没办法违背。焦仲卿和刘兰芝相见之时,为了不辜负对方,只能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结果令人唏嘘不已,终成悲剧。

所以在封建社会下,就算夫妻情投意合,可是仍需遵守家长之命,有时也难免成为悲剧。古代男女的婚姻有太多的束缚和阻碍,因此便产生了祈求神灵保佑,希望求得良缘。毕竟古时女人是要遵守“三从四德”,婚后丈夫就是女人最大的依靠,所以一段好姻缘,对古代女性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如焦仲卿和刘兰芝虽然两人有心白首,却无奈家人阻挠,所以求姻缘不仅是希望能遇到一个可以托付之人,同时也希望神灵可以保佑婚后的生活能够安稳顺利。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3、

古代有很多位帝王有“长生情结”,传说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寻求仙药,在《史记·孝武本纪》中也讲述了汉武帝一生宠信方士,继位不久就曾去泰山举行封禅的祭祀仪式,试图与神灵沟通接触,来求得长生。“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汉兴己六十徐岁矣,天下又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

对死亡的未知和恐惧使得古人一直渴求能够长生不老,因此,有些统治者不惜大费人力、物力、财力去遥远的异地求仙药。在人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传说中,讲述了嫦娥偷吃下长生仙药飞到月宫之中。

在《淮南子》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注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嫦娥为求得长生不老,偷吃仙药,狠心抛下丈夫后羿。从此类传说故事中,我们不难知道古人对长生的期望,不惜大费周折,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求不死之药,只为得永生。

从《山海经》中可知,西王母被推为道教女仙之首,掌握生死大权。在《淮南子》中,后羿也是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不死之药。封建统治者力求不死之药,因此关于祭祀西王母,官府还设有一些专门的祭祀礼仪。

据《太平御览·汉旧仪》中记载:“祭西王母于石室皆在所,二千石、令、长奉祠。”各地专门设有祭祀西王母的祠堂,且当时的政府也极为重视,在祭祀之时,还有专门的行政官员亲自主持。可知,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对西王母祭祀的重视程度。

西王母的受尊崇程度,不仅仅是官方的,在民间,老百姓心中西王母也是颇受欢迎。汉代时期民间祭祀西王母的活动就极为盛行,聚会进香,歌舞娱神。仪式活动也较为隆重。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张华《博物志卷九》中载:“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者、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耳。”可知,西王母管辖范围极广,百姓都属于西王母管理。百姓对西王母的敬畏可想而知。

因此,从官府祭祀到民间活动,从上层社会到底层人民对西王母都是极为尊崇的,希望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西王母瑶池开蟠桃会,其蟠桃被视为长生不老的圣物。文人也曾大肆渲染西王母开蟠桃会,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写描写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大闹西王母的蟠桃会,我们也可知蟠桃是长寿的象征,人人梦寐以求。

这些文人作品流行开来,进一步扩大了西王母的影响力,文学作品的传播内容有时也会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民俗的重要部分。晚清有一首《都门杂咏》描写了北京蟠桃宫庙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

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王母的寿诞,也是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蟠桃宫位于北京东便门,有延续了几百年的蟠桃宫庙会。现在的蟠桃宫己经消失,但是在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中,蟠桃宫的庙会也是热闹非凡,蟠桃宫也是北京最著名的庙宇之一。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4、

行业守护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木匠一般是拜鲁班为师,把他视为木匠行业的始祖。在《山海经》中,帝女之桑即为蚕神,同样她被尊为丝织业的守护神。

中国自古就是丝织业大国,丝绸产品闻名遐迩。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是以主要运输丝绸而得名,成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织业从古至今都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丝绸甚至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因而关于丝绸业的守护神一一蚕神的信仰,从上古时期就己经存在了。据殷商时期的卜辞记载:“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记载的就是祭祀蚕神的情况,意思是祭祀蚕神的时候要用三头牛。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三头牛的祭祀规格己经很高了。蚕丝业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占有颇为重要的位置,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据《礼记·祭统》记载:“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粢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大清一统志》云:

“先蚕坛在西苑东北隅。乾隆七年,效建其制,一成方四丈,高四尺,四出陛。坛东南为先蚕神殿,坛之东为观桑台。台之前为桑圆,岁以季春吉巳,皇后亲祀行躬桑礼或遣妃代行礼。”

从先秦时期到封建统治最后的一个朝代,作为皇族最为高贵的女性都要亲自参加祭祀桑蚕之礼,由此可见统治阶层对蚕桑业的重视,可想而知蚕桑业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丝织业重要的社会地位。

在丝织业发达的地区,人们关于蚕神的信仰和活动也很丰富。在浙江杭嘉湖地区在解放前还存在“戴蚕花”、“接蚕花”和“请蚕花”等活动。“戴蚕花”的风俗是相传始于春秋时期,由西施首创。蚕花即为红色彩纸扎成的纸花,养蚕时节,妇女便头戴蚕花,意为求得吉利、福气。

生活寄托:《山海经》女神承担的四大职责!

“接蚕花”则是在蚕户家里举行的仪式,举行这个仪式的女主人事先准备花画有蚕神的纸,待到骚子歌手唱完《蚕花歌》之后,就把画有蚕神的香纸藏于床下面,等下一期蚕养好之后,再取出来。然后用祭品供奉祷告,感谢神灵保佑,然后再把香纸烧掉。

“请蚕花”的仪式是在蚕蚁孵出以后,蚕农点上香烛,供请蚕神。此时,养蚕的妇女头上要插一朵蚕花,把剪碎的灯草和野蔷薇一起撒到蚕种纸上,然后再将蚕种纸粘在秤杆之上,最后用鹅毛轻轻地将它们掸掉。仪式结束之后,再将蚕神码贴到蚕房的墙上即可。这类仪式时为了祈求蚕神带来好运气,保佑蚕花的丰收。

民众对女神的主要信仰,力量来自对神灵的功利性需求。且这种功利需求使得神灵具有不同的职能,甚至兼有多种职能。这种信仰观念之所以流传开来,是因为民众的信仰观念发挥了实际的作用,满足了人们的愿望祈求。

因此,民间信仰多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以实用性为主要出发点,同时又以实用性为归结点。实用性、灵验性也是人们信仰神灵的标准。所以民众并不是“一元神”的观念,而是各路神灵都跪拜,民间信仰是诸神并存的状态。女神信仰亦是如此,民众不是只跪拜一位女神,女神信仰可以并存与整个民间信仰体系。民众最主要的选择是最大限度的趋吉避凶,把自身利益最大化。

来稿/周洁【读史品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