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到底有没有他父亲王羲之书法水平高?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2-05

在改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一变而为妍媚流便,人见人爱的新体,这就是“书圣”王羲之给东晋书坛吹进的一股清新空气。可是谁又知道“书圣”变体的背后,却还藏者个出谋划策的“小诸葛”王献之呢?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到底有没有他父亲王羲之书法水平高?王献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因为曾经做过中书令的官,所以人家都称他为“王大令”。在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当中,王献之是最小的一个。在书法上,他最有悟性,敢于思索。当他还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煞有介事地向老爸建议开了:“你大人平时所致力的章草书,其实气度并不宏逸,近来我反复思考了这个问题,不如从流行在民间的、和传统书法大不一样的稿草书、行书中进行突破,来一次新的变法改体。况且书无定法,事贵变通,古法也太局促死板了。”老子听了儿子的建议,经过冥思苦想,反复实践,从而把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应用着的,汉魏以来质朴粗糙的稿草书和行书,锤炼成了“姿媚”横出的今体。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到底有没有他父亲王羲之书法水平高?

由于颖悟好思,天资高逸,王献之的书法才华不仅表现在继承家学方面,并且还开创了一种“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的新体,所以获得了“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张怀瓘《书议》)的美誉。宋朝黄庭坚曾经把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分别比作“左传”和“主周”的文章,意思是说一个精严紧密,一个浪漫洛纵,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他的传世要迹如行书《世九日帖》,以及“非草非行”的《地黄汤帖》、《送聚帖》、《鸭头丸帖》、《中秋帖》等,都是写得很有气势和姿态的艺林瑰宝。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作品都是唐宋时人的摹本或者临本。然而不管如何,那些作品在极大程度上保存了王献之书祛的风貌,则是肯定无疑的。另外他的小楷《洛神赋》,纵然是仅存刻本13行,可却写得非但结体妍妙,字法端凝,并且还在疏朗的风姿态势中跃出验荡的风神,从而被后人誉为“天下法书之冠”,由此把东晋的小楷书风流,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后人也万难企及的高度。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到底有没有他父亲王羲之书法水平高?同样有趣的是,对于王献之和他父亲王羲之书法的高下问题,历来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南朝虞和《论书表》记载,一次谢安问王献之:“你的书法比起你老爸来怎样?”王献之不假思索就答“当然要超过”。谢安接着却说:“人家都不这样认为。”王献之反驳:“世人又哪里懂得。”而唐朝孙过庭《书谱》所载则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一次王羲之有事到京城去,临走时在墙壁上题了点字,后来王献之暗中擦掉重写。当王羲之回家一看,竟叹息说“吾去时真大醉也”。听到父亲的这段话,王献之这才从心里感到深深惭愧。但是对于这些传说,清朝包世臣认为都不可靠,并且还认为有的是“恣意污蔑”平心而论。
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到底有没有他父亲王羲之书法水平高?

所以在书法史上,王献之的影响虽然及不上王羲之,可是却也市面不小。后来接过他书法光焰而又有所发展变化的,就有唐朝的虞世南、宋朝的米芾,以及清朝的朱耷等。其中米芾甚至还愤愤不平地说:“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