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城东阿:秃尾巴老李和亦真亦幻的李车店

 杏林春阳 2019-02-05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的店子村,曾隶属于大李乡,后来合并乡镇,大李归属牛角店镇管辖。新中国成立以前,大李乡、牛店镇和高集镇,隶属于平阴县管辖。所以,民国以前的《东阿县志》中无法找到这些地方的历史材料。据说,店子村是汉代大将李左车(ju)的故乡,因此至今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李左车,名不虚,大李店子是故居;刀断尾,亦不悔,仁孝之心可泣鬼;雹子神,黑龙身,忠勇之举性最真;白龙败,除水害,秃尾老李名在外。”

聊城东阿:秃尾巴老李和亦真亦幻的李车店


相传,在汉朝之前,店子村叫“十里长亭”。从曹庄(现前曹、后曹)经店子村、双庙村到吕楼村,约十里。村里的老人讲,李左车出生在店子村,后来成为汉 (李左车画像)

代开国功臣,家乡人为了纪念他,才将村子更名为李车店。

那么,李左车到底何许人也?据《史记》、《汉书》等史料记载: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西汉柏(河北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著有兵书《广武君略》一部。李左车死后,汉高祖刘邦为表其忠烈,追封他为“阴灵侯”,建庙祭祀,并封其为“雹神”。

而清嘉庆十三年版《平阴县志·古迹志》则记载:“李车店,在城北三十里,即李左车故里”。至今,村里的古碑,还有吕楼村北的雹子坑都证明了一切。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有一李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才有人将李车店简称为店子。

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山东滕州、聊城、东阿的苫山等许多地方都有,但最切合实际的还是店子村。古时候,村里有一李姓人家,虽不算多么富有,却也因乐善好施而远近闻名。只是有一件事情,让李家很是无奈,李家主人娶了邻村邵庄的一位姑娘为妻,夫妻恩爱有加,却结婚多年不见身孕,夫妻二人很是着急,寻遍名医,仍不见有任何迹象。

这一天,他们去了赵牛河西岸的渐庄,向药王求医。回来的路上,妻子感觉又累又饿,便坐在中心河的河沿上休息,丈夫去了附近的村里寻找吃的东西。妻子闭上眼睛刚刚睡去,便做了一梦,梦见从河里上来一条龙,与她戏做一团。欢云悦雨之后,龙便消失了。醒来时,她发现自己竟然赤身而卧,感觉好生奇怪,唯恐被回来的丈夫看到,便慌忙穿上了衣服。丈夫回来,她也未敢把刚才的梦说与他听。不久,妻子便怀了身孕,全家人都分外欣喜。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一男孩子,长相奇黑,取名李左车。其实,妻子非常明白,她生下的是一条小黑龙。丈夫在身边时,小黑龙便化作人形,只和母亲在一起时,便还回龙身。而且,自李左车出生之后,村中就常常阴云密布,大雨连连。李左车每天在空中玩够了,就回到母亲身边吃奶,与母亲嬉戏玩耍。李左车非常恋母,与母亲的感情非常好,也常常给母亲表演腾云驾雾,时常来去无踪。母亲对此是既高兴又担心,不敢对丈夫说。儿子的行踪诡异,父亲也一直感觉奇怪,却不曾察觉到什么。一天,李左车正在母亲的怀里吃奶,无意中竟然露出了一条尾巴。父亲情急之下,顺势挥起一把菜刀,向小黑龙砍去,小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尾巴,然后便腾空而去。

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都知道了李左车是一条龙,被父亲砍去了尾巴。父亲虽然砍了他的尾巴,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就接受了这一现实,允许他回来吃奶,允许他在村里和其他的孩子玩耍。当他化作人形的时候,村里人就戏称他“秃尾巴小李”,他也毫不生气,还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称呼。

有一次,李左车到西邵村他姥娘家串门,和他舅舅一起去浇园子。他舅舅从井里一桶一桶地向上提水浇菜,他看着就很着急,趁舅舅不注意,他走到井边,只轻轻的一挥手,井里的水就哗哗地涌了上来,顷刻间,把一个小小的菜园子全淹了。他舅舅很生气,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他一气之下,扭头回了老家,再也没去过舅舅家,任井水流出。自那以后,西邵村的村边上便多了一眼泉,常年水流不断,人称“黑龙唤水泉”。

然而,他毕竟不是凡人,小黑龙投胎人间的消息被上天知道,天兵天将便将他带去了天上,成了天上的一方神仙。玉皇大帝给他安排了一项工作,专门负责下雹子,人称雹子神。天上的风、雨、雷、电、雪、霜、露是各有神仙负责的,冰雹当然也不例外。当了雹子神的黑龙,每天都非常的忙,按照天条的安排,到指定的地方去下雹子。这一天,他奉旨到“十里长亭”一带下雹子,和他一起去的还有雨神。他在空中向下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家乡吗,顿时思念起自己的母亲父亲来,更不忍心把若大的雹子下到老家,祸害了乡亲们的庄稼,便把雹子一下子全倒在了离老家不远的吕楼村附近。至今,吕楼村北还有一个大坑,人称“雹子坑”,都说是当年秃尾巴老李用雹子砸的。那次的大雨和冰雹,周围不少地方都遭了灾,唯独李车店没有受到雹灾。那一年,只有店子村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因为小黑龙经常触犯天条,所以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将小黑龙贬到了东北的白龙江,让他负责治理那里江水。白龙江里常年驻守着一条白龙,只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江水常年泛滥,百姓的庄稼不是涝就是旱,没有好收成。为此,百姓恨透了这条白龙。黑龙来了之后,先是化作了人形,深入百姓中了解民情。得知当地居住着许多山东人,就感觉格外亲,他还告诉当地人,他就是的山东人,老家在平阴李车店,他叫“秃尾巴小李”。在当地山东人的帮助下,黑龙打败了白龙。从此,当地百姓过上了风调雨顺的生活,庄稼年年获得丰收。于是,人们便尊称小黑龙为“秃尾巴老李”。有时,黑龙给当地百姓下雨时,也会无意带出一些黑龙江里的冰渣子,人们便向院里扔菜刀,吓唬一下秃尾巴老李,让他注意点。他的尾巴就是父亲用菜刀砍下的,所以一见了菜刀就害怕。

据说,两条龙在江里打仗时,当地的百姓看到黑龙上来,就往江里扔馒头,看到白龙上来就往江里扔石头。无奈之下,白龙只好逃走,再也不敢回来了。黑龙驻进江里之后,人们便把白龙江改为了黑龙江。

后来,在黑龙江上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黑龙都会送上一条大鲤鱼。慢慢地在黑龙江上行船的船家,在开船前都要习惯地问问有山东人吗,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因此,每次人们都会大声地说“有啊”。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

“秃尾巴老李”在东北落下了这么好的名声,有山东老乡从东北回山东,就慢慢地把他在东北的故事传到了李车店,村里的百姓都以家乡出了这样一条重情重义的神龙而感到自豪,李家的后人还在家乡为他修建了一座黑龙庙。据村里的老人讲,黑龙庙直到明朝末期才渐渐破败了,现在是不见了踪迹。(本文相关材料由文史专家王庆军提供)《聊聊东阿》曹传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