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Sacbjc 2019-02-05

历史上有许多谜团有待于后人发现,而世界上秘密太多,有些历史谜团是不经意间发现。比如秦始皇兵马俑,是陕西农民打井时发现,成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估计连这个农民都不清楚,他打井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而如果农民不去打井,或者在别处打井,那么秦始皇留下的兵马俑重见天日不知道是哪一天,这个影响世界的奇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发现。

由于古代人死后都有大量的陪葬品埋葬,但这些古人留下物品,除了考古专家发掘,盗墓贼盗取,还有人们在生活中无意间发现,因此很多古人在地下埋藏多少未知秘密没人会知道。

一个道士

清朝末年,甘肃酒泉的清朝巡防营,一个已经年过半百的士兵退伍了。由于酒泉一带信奉道教,这个退伍兵也早已信奉道教,他决定以道家之说云游天下,找个安定的地方颐养天气。经过一年多的传道,这个退伍兵走了近四百公里,来到了西北风沙较多的一个偏僻地方,因为此地有一个香火未断的寺庙,于是这个道士就决定留下来传道。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在佛家重地散播道家,在清朝末年的乱世之中,没人会关注佛道两家同地的情况,更没人在乎这样一个小道士。据资料记载,这个道士叫王圆箓,是出生于湖北麻城的贫穷人家,由于贫穷被迫流浪到酒泉一带,并参军入伍,成为清朝末年的一名清兵。

王圆箓从清军巡防营退伍后,便出家为道,师父给他起个道名叫“法真”。反正出家为道比当清军要强多了,至少有吃有喝还不会太累。

而王圆箓一路向西所到有香火的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在清末时这里还没有现在这样出名,只是一个香火未断的地方,有佛家人在此修行。在乱世之中,只要香火不断的地方,大都是人们比较信奉尊崇地方。而莫高窟有千余尊佛像,当地老百姓供奉不断,因此王圆箓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生活之地,至少不缺吃。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莫高窟已经失去往日的辉煌,对于落魄的王圆箓,附近两寺的僧人都以一种宽容心态接纳了这个远游的道士。当时莫高窟已经破败不堪,无人管护,这更给了王圆箓的自由,他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洞窟居住。

王圆箓选择了几间茅草屋居住,平时就看管一下这些无人问津的洞窟,他还自诩为“莫高窟住持”,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附近人也相信了它。一个道家的人天天与佛像打交道,如果懂宗教的人都会识破王圆箓,实际上他就是一个混吃混喝的人。但王圆箓居然成了附近闻名的人物。

一个书生

由于莫高窟的香火不断,王圆箓可以利用这些香火钱度日,甚至节余钱他可以去修复破败不堪的洞窟。一个似道非道的人,一个从小就没念过书的人,却修起了佛像,确实让人不理解。王圆箓用其拙劣的手法,把佛教像毁掉,换成道教像,甚至破坏了大量壁画。

经过几年附近百姓供养的香火钱,王圆箓靠这些钱建了栋气派的道观,并命名为“三清观”。王圆箓花佛家的钱,干道家的事,居然没人有异议。而王圆箓弄几个泥像,画几幅拙劣的壁画,竟被清朝当地官员任命道会的领导,真是乱世之年,什么奇葩事都出。

随着香火钱的不断增加,王圆箓还有一个宏大愿望,那就是把最大16洞窟改造成道家的标志性建筑“太清宫”,但这么一项大的工程需要很多钱,王圆箓有头脑,他从附近村庄找来一个叫杨河清的书生负责抄洞窟石刻的经文卖钱。继续靠佛家挣来的钱,完成他道家的梦想。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从此莫高窟的道观里又多了一个抄经的书生,王圆箓在道观里天天筹划着盖道观,杨河清则天天抄着经书卖给虔诚的百姓,然后换取更多的钱。

三种说法

王圆箓所要建的太清宫,要选的16窟,只有上下层两个洞窟打通才可以建。而打通两个洞窟,则需要把洞窟内的积沙清理出来。

王圆箓雇人来清理沙子,当沙子清理差不多的时候,洞窟的璧面上露出一道裂缝,王圆箓很纳闷,他认为洞壁应该是山体,怎么会有裂纹。当他敲打洞璧时,发出的是空洞的声音,很显然里面是空的。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王圆箓与杨河清两人就拆除了这个破烂的洞璧,露出一个小门,凿开小门便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洞,洞内塞满了白布包,白布包打开后是一些经书以及精美佛家绣像,还有一些数不清的古物。这个重大发现让王圆箓兴奋不已。而王圆箓发现就是敦煌有名的藏经洞,此洞藏有5万多卷珍贵的经书。

关于王圆箓发现藏经洞的说法,还有两种,但这两种都是书生杨河清所发现。据说王圆箓雇来的书生杨河清,被王圆箓指派到16号洞窟的甬道的香案上抄写经书。杨河清抄完经书后,经常用芨芨草点根旱烟休息,而点完烟的芨芨草被杨河清插到墙壁裂缝中,有一次插芨芨草时,没想以一下深进去,杨河清用旱烟竿敲打了一下,才知道里面是空的。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芨芨草不易燃烧,杨河清经常用佛香点烟,点完烟后,就把佛香插入身后墙壁的缝隙中,但有一次杨河清插佛香时感觉墙壁很深,这才告诉了王圆箓,从此佛经洞被发现。

一个大发现

王圆箓与杨河清并不知道他们发现的藏经洞有多重要,在王圆箓眼里就是一个古人藏经书的地方,但王圆箓发现却震动了世界文化史,这就是后来敦煌学。

王圆箓更不会知道这些经书的重要性,他还选了一些精美书法送给驻地清朝官员。附近的官员乡绅听说发现藏经洞,纷纷跑来索要,大量文物就这样流失出去。

甘肃学政叶昌炽听说后,先是得到敦煌县令汪宗翰的经卷及画像,而后要求封存藏经洞。汪宗翰让王圆箓保存好藏经洞,从此便没有下文。

118年前,一个道士一个书生揭开千年秘密,是罪人还是发现者?

此后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以五块马蹄金换取了24箱古籍,5籍佛画及绣品。不久法国人伯希和来到敦煌,与王圆箓讨价还价后,以500两银子换取了6600卷精美的经书,古藏文2700卷,非藏文3900卷,打包装车运回法国,给敦煌古迹造成严重破坏。

王圆箓靠藏经洞挣了很多钱,还对外说:他卖给外国人这些书不心疼。那么王圆箓等人到底是发现者还是历史罪人呢?历史会给他一个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