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子:过年2019

 箫飞图书馆 2019-02-06

小时候,总觉得那个岁月漫长啊,天天盼着长大。踮起脚尖,总也看不到方桌上的美食。慢慢长大了,渐渐不再喜年。也终于明白了一句古话:

“小孩过年,大人过关”。

在家里如此。在单位更是如此:

员工过年,老板过关。

年年春节,各种版本的杨白老和黄世仁都上演着各种创新的剧本。今年尤其。

前一段时间在一个金融圈群里,看到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比着亏钱的态势,谁亏10个亿以下都不好意思叫作上市公司。多年来,那个最赚钱的行业---金融业的年终福利单出炉了,看到各家券商的年终奖,让人感觉到整个经济数字已是惨淡到无法上妆,只好素颜。 

从前天起,就有多位亲友催问:“过年了,你得写点啥,等着你更新公众号呢”。

既相遇,不相负。

我写东西随心、诚意,不抄袭,不拼凑。想什么说什么,一如面对无间的闺蜜。

潜心修行的人多有体会,越修行,越无话可说。达摩祖师面壁9年,纵然修得智慧无边,最终也只是“不著文字“,一句话都没有了。老子也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官宣了:

智者不言,言者不智。

我并未觉得自己达到了什么境界,无论多么繁忙,都不曾停止对《道藏》的阅读和整理,纵然心有万荣,但渐渐有一种心态:慎言。很多事情,非而似是,似是而非,并不好定论。同样一件事,今天这么看,明天再瞧,又变了,看法大不一样了。这并非是不种不成熟的表现,而是道化的作用。唐代的道士谭峭曾在《化书》中对这个理论有过描述。

不是事在变,而是人在变;

不是人在变,而是心在变。

变化无穷,本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得其道者,不足为怪,方得淡定从容。


说什么话题呢?从昨儿到今儿,也没想出什么话题好聊的。好一个:

“沉情读道藏,渐与世人疏”,

“心有万千事,无从对人言”,

这是我现在真实的写照。越来越不想说话了。

刚看到公众号后台有留言,说让谈谈情、理、法的区别。俗话说“好话说三遍,各方不耐烦”,大过年的,不能老重复那些发过理论了(详情可搜索“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不讲理”一文)。但感君认真阅读过我的文章并有兴趣探讨,特此再唠叨如下:

简单说,我的情学理论中,社会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上等关系,讲情;

中等关系,说理;

下等关系,讲法。

到了讲法的程度,已是失败的人际沟通了。我是一个主张讲情的人,有情在,不必讲理,谁有理谁没理,根本不重要。讲理的人活得都很累,讲不赢还好,讲赢了更麻烦。至于讲法,更是不足取。所以古人说:

居家莫争讼,讼则必凶。

古人为什么不主张争辩讲法呢。因为他们相信:

情深,经不起理;

理大,大不过法;

法大,大不过天;

天大,大不过权。

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最“不务正业”的一个皇帝,莫过于明朝的嘉靖皇帝了。他在位四十多年,居然有二十多年不上朝。现代有些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把他不朝的原因归结为迷恋长生不老的修炼。说到这个话题,我忍不住要为民族信仰说句良心公道话:近些年,埋汰甚至妖魔化道教,似乎是国产影视剧的一个通病。凡是后世文人不满意的帝王统统从道教上找到负面的原因。这一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反思。翻看中国历史,大部分的皇帝都是道君,因为所有的皇帝都知道,作为君王,一定要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这是宗法时代的一个基本事实。越是没有自信的时代,越会埋汰本民族的信仰。没有信仰的自信,空谈文化自信是单薄的---扯远了

回到嘉靖帝,他不上朝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健康需求。是为修道,为了修长命。因为他的父亲、哥哥、姐姐都早早死了,家庭平均寿命太短,他自己又身体不好,所以注意养生也在情理之中。

二,精神需求。他本是一个外放藩王的儿子,不在京城住。皇位是从他堂兄那里继承的。他到紫禁城当领导时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且在登位的初期,为了为自已的生身父母争得一个名分,与内阁各大臣进行了长期的辩论。这在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灵里,种下了叛逆、屈辱的种子。加上他又差一点被自己的妃子和宫女们群殴勒死,所以他孤独、无助、缺少安全感,必须在信仰上寻求寄托。

三,回避矛盾。与诸大臣的反复唇枪舌战,实质性伤害了君臣感情。于是不想面对,选择闭关修行,是解脱,更是一种回避矛盾。因为一个人面对群体抗议时,总是恐惧的,哪怕他是君王。这也是他后来选择集权控制的最主要原因。他不上朝,但选择对大臣分头召见,这是分而治之的政治智慧。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还运转良好,没有大的动荡,这是何等的水平。

由于嘉靖帝这种不上朝的作派,对明朝的社会发展及中国的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讲理、辨法的后果。而其实他们辨的有些内容,与社会经济生产没什么关系,只不是面子上的较劲。翻看历史,真心觉得没必要举国之力去进行这么旷日持久的对抗性辩论。而且,最终的结果证明:理大,大不过天;天大,大不过权凡是跟领导死抬杠,跟上司过不去的人,都是糊涂虫


在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辩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那是真正的学术交流,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以及,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精华。后世的很多辩论,特别是一些儒家的“君臣、宗法、祖制”等争论,多是党争,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意义不大。

至于过年期间,家里姑嫂妯娌、婆媳夫妻间的争论,更不在我的谈论范围了。能有个家回,就好好珍惜。能有个人疼,要好好珍惜。一年团圆一次,都是一家人,争个啥呀。

本是没话说的,一碰键盘又胡说八道这么多。

言归正题,还是汇报一下对《道藏》的研究心得吧。就发一些平日的随笔,姑且叫做《修行日记》,与隔屏的你共勉。

我写的东西,也许有人今天不一定会喜欢,但早晚会需要。因为我研究的是我们民族的根。

   小序

是日,又逢新年。蒙亲友催促,感隔屏道情,稍书文字,以诚敬所有关注本公众号的同修,恭贺新年。

虽在红尘折腾,却以江湖相期,烟霞相许,心寄松竹,情系大道,于繁华渐无眷恋。除了勤奋工作,不负各方信任、员工相随,其余时间几乎全在闭门读书,即使两月前地震的瞬间,也无意下楼。

心出红尘,唯道是专。气吐胸中,笔落人间。

平时稍有空闲,随笔记下当时的心情,今摘抄几首,向您报告进展。谨祝新春吉祥。神护平安。YZ.2019.2.6

 

                                 《过年》

去年花比今年早,今年人比去年老;

花开花落花团簇,人来人往人渐少。

娇娇红颜不相识,缘由新贵筑新巢;

把酒兄弟无踪影,都向高枝攀去了。


看人一年一年老,数钱一年一年少;

人生在世非松柏,哪个青春能长保。

 独守静室多清静,迎来送往不相扰;

 人心无义多相负,天自有情天不老。

 

(大年三十,彼此拜年,一位多年不见的长者谈悟道心得。也曾官运亨通,权盛一时,过了好一阵子当哥的日子。现在退休了,在家修道呢。感慨了一番世态炎凉。有感其伤,随笔记下。YZ.2019.2.4)

 

《中秋》

时逢中秋夜,子虚来我家;

翻经正繁忙,乌有代端茶。

举杯邀明月,对影五仙霞;

 腹中三万卷,从此不比花 。

莲子有心苦,花椒无意麻;

心上曾长茧,心上曾结痂。

孤中无虚意,静中有生涯;

灵魂自出窍,躯壳应繁华。


(李白曾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和自己的影子、月亮加起来,一共三人。我没有李大诗人那么孤单,我过中秋,有五个人,比他多了两个朋友,一个叫子虚,一个叫乌有。哈哈。YZ.2018.9.25)

 

 

《深夜燃香》


夜深孤心冷,凛凛楼绕风

凌云双子塔,养性四真经

窗前无飞客,心静菩提生

空提笔,枉作情,不是道人不是僧

琴曲一首关山月,只向虚空诉道情

寂寞人生淡滋味,独坐捱到天明

静观一炉香燃尽,灰冷心清万事空。


(偶尔燃柱香。本是助睡眠,结果熏得睡不着,胡诌一小段。YZ.2018.4.19)

 

《轮回》

落日下山去,明朝复还来;

大树倒地时,方是栋梁才。

叶落叶复发,花谢花再开;

心中有大道,寿与天同在。

生命本轮回,无俱鬓斑白;

阴阳无定数,不谈胜与败。


(曾经做过一段临终关怀的义工。推着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在医院里散步。看到远处有人伐树,当时那位病人哀叹:“这棵树的生命,就此结束了”。我马上接过话:“它作为一棵树,是结束了。但作为栋梁,才刚刚开始。生命,都在轮回中”。我至今都记得他当时激动和希望的眼神。)

 

《假日》

假日对窗坐,心静自生香;

青山默相守,花草各芬芳。

清风未入室,白云不登堂;

心无点尘落,情无琐事伤。

开卷金经来,闭目钟声响;

身心俱空虚,物我两茫茫。

 

(五一假期,发呆的好时节。YZ.2018.4.29)

 

《得悟》

善恶从此忘念,成败不再关心;

荣枯交付天地,此身任由浮沉。

云雾空迷三界,奈何元亨利贞;

此心湛然常寂,悠悠荡荡归真。

 

《古墓吟》

哪朝哪代栋梁材?何邦何国风流人?

为君威严盖天下,为将也把山河吞。

痴心江山代相续,几家帝王子孙存?

门生故吏满天下,忠节死士几人心?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朝权落义无存。

生前无限尊贵显,身后无人祭英魂。

相伴只是坟前草,春发秋落情无痕;

细想人间荣枯事,不觉令人寒透心


(雨中登山,途经一古墓,一看气象便知此非平民百姓,在宗法时代,至少王侯以上。不知何故,破败不堪,无人修葺,无人凭吊。这种败落和寂廖让其生前的显贵极具画面感。于是提笔为文。YZ.2018.4.18)

 

《大道至简》

万物生来各有身,各身自是一乾坤;

乾坤至大无他物,一阴一阳道根存。

交相应,坎离深,不是仙家不言真;

大道至简本朴素,唯有人心起经纶。


YZ.2018.4.18

 

《改革》

生逢改革时,经济为上方;

一家生一子,溺爱成君王。

不将明星梦,便将仕途想;

攀比唯金银,晒照是娇娘。

后富盼温饱,先富绿卡忙;

举国轻读书,案前少文章。

官家信马列,百姓拜和尚;

国魂信仰事,几人去思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