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与策略

 旷世奇药 2019-02-06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兰花草

糖尿病中医又叫消渴,是消瘦和烦渴的意思。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物质相对充裕,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

中医认为,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脾虚失运。因为,脾不散精,则饮食之中的精微物质--血糖就不能输布在脏腑营养四肢,积蓄过多则随小便漏泄至体外。所以,治疗糖尿病,需从脾论治。针对各个不同阶段,重视脾胃之功,顾护生化之源,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可通过益气健脾辨证运用在不同糖尿病患者身上,配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补肾填精、芳化和中、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糖尿病,使血糖达标,缓解或消除症状,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

1、阴虚热盛型: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可采用养阴清热法治疗。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等治疗。

2、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可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等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四法

1、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很大关系,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因此,适当的饮食控制,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第一步。中医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在于比例平衡、性味辨证、食量有度,其膳食平衡观有以下特点。

①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通过养、助、益、充,从宏观上阐述了各类食物之间的比例要平衡;

② 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认为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去寒,但易伤阴,强调寒凉温热阴阳平衡;

③ 《遵生八笺》:“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致亏损”。故应保持甘酸苦辛咸五味平衡;

④ 《饮膳正要》:“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饿,饥中饱……”。

意思就是说,对食量的要求,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饮过饥都是饮食所忌。

2、适当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由此可见适当运动,对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特别推荐打太极,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患者。

常用降糖食物和方剂

糖尿病患者饮食上宜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如:菠菜、萝卜、苦瓜、冬瓜、粟米、山药、猕猴桃、荸荠、海参、鲤鱼、田螺、乌骨鸡、鸭肉、鹅肉、兔肉、牛奶等,慎食辛辣助热食物如:姜、椒、韭、酒等,提倡清淡饮食,避免“甘肥厚味”。

伴有痰者,可用一些化痰食物,如萝卜、梨、杏仁、丝瓜等,同时限制猪肉等生痰食物;伴血瘀者,可常食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紫茄子、红菜苔、藕、玫瑰花茶等。

1、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补益肝肾、除烦止渴的作用,善治消渴。使用时可将苦瓜晒干研粉,温水送服:也可用苦瓜30 g,煎水代茶频服:或将苦瓜切成丝状,佐餐食用。

2、空心菜:空心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常服有较明显的降糖作用,但体质虚寒者慎用。

3、绞股蓝: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黄酮类和人参皂苷,被誉为“南方人参”,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缺氧和降糖之功效,对肿瘤、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长期服用未见任何副作用。

4、蘑菇类:富含蛋白质、多糖类以及微量元素锰、锌、镁、硒和锡,有明显的安神降压、抗疲劳、增强免疫和降血糖作用,尤其适用于体形偏瘦的糖尿病患者。近年发现猴头菇中含有丰富的纤维和葡聚糖,已证实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5、银耳、木耳类:含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索和多糖类,低热量,高营养,具有抗凝血、抗肿瘤作用。其所含的特异性酸性多糖体具有修复胰岛细胞功能和降血糖作用。

6、薏苡仁: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大米,而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为大米的3倍,还含薏苡素和三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利尿和降糖作用,尤其适用于以尿多、肥胖为主要症状的高血压兼糖尿病患者。

7、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健脾、散风通络之功效,入肾和肺经。黄鳝含有黄鳝素A和B,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8、苦瓜炒瘦猪肉:用新鲜苦瓜250g,瘦猪肉100g,共炒熟吃。

9、黄芪山药汤:黄芪15g,山药30g,煎汤代茶,每曰3-5次。

10、芡实煲老鸭:用芡实100-120 g,老鸭一只,将芡实放入鸭腹中,置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左右,调味服用。

11、枸杞炖兔肉:枸杞子30克,兔肉100克,将兔肉和枸杞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八成熟时,加入调料至熟即可。

12、黄精膳丝:黄膳200克,黄精20克,黄精用水浸泡,切丝待用。

13、玉米须瘦肉汤:玉米须30克 瘦肉100克,煮汤,以盐调味。

14、西瓜皮花粉方: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

15、蚕蛹汤:带蛹蚕茧10个,水煎服,每日二次。

16、山药玉竹白鸽汤:淮山药30克,玉竹30克,麦冬30克,白鸽1只。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17、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 

18、三豆饮:绿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