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牝

 昵称30549737 2019-02-06
行功至虚寂静笃,混混沌沌的无极时代,此时喻时则为亥末,喻日则为三十,喻月则为十月,喻卦则为重坤。种种喻名无非说明极虚、极静、极阴而已。斯时,忽然一动,动者,「真铅」生也、「真机」现也、「端倪」露也、活子时也、「冬至」也、「一阳生」也、「玄关」现象也、「玄牝之门」开也、「天心」见也、「气根」动也。名虽众多,而实指肾水之中,伏藏受胎之初从父母那里带来的「真气」动也。动气处即儒曰:「至善之地」。老氏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中」。邵子诗曰:「忽听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正此时也,以卦表示即地雷复也。《易》曰:「诚性存存,道义之门。」既生此动,即晓「道义之门」。道曰:「玄牝」、儒曰:「密户」、释曰:「玄关」。机一动,神自觉。此时,炁也随之外涌,我忙将元神移至此处,目光照定此处,阳气便可得门而入。呼吸之息也随之凝于此处。所谓「神返气自回」。此一动一觉,只一呼一吸之间,息前不是,息后不是,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此时即《道德经》所云:「有欲观窍」。亦即黄元吉祖师所谓:「一眼觑定,一手拿定。」道曰:「真人潜深渊」,儒曰:「退藏于密」,释曰:「背斗里藏身」,皆指此凝神入气穴之事。气机初动,其气甚微,不可妄自搬运,只以「神返气自回」之法,将动气摄归气穴。彼复静,我复观静守,静而又动,我又摄之归穴。如此「常应常静」,直至火发之机到来,方可运行周天。

此段功夫虽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气根),但须不沾不脱、不即不离。沾则真气滞而不活,离则神驰,神驰则火寒矣。故丹经云:「玉炉常使汤温暖,金鼎莫教火微寒。」自此二气相接,抱成一团,正所谓:「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