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人的年味:做蛋饺

 cxag 2019-02-07
上海人吃蛋饺也是颇有渊源的。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中描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时就提到过:“饺子、蛋饺都是元宝。”





蛋饺因色泽金黄,更有“金元宝”之寓意。吃上一口蛋饺,味道鲜美又吉祥。对于上海小囡来说,过年吃蛋饺,图的还不只是这些。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筹备年夜饭,都是要手工自制蛋饺的。




年纪小的孩子们,只能躲在灶披间的一角眼巴巴地看着长辈们做蛋饺:先把铁勺烧热了,用猪板油在铁勺上狠狠刷上一圈后,往铁勺里臽一调羹蛋液;然后就是要提起手腕,抡着铁勺,轻轻那么一转,让蛋液在勺底铺出一张圆形的蛋皮来,而且还要厚薄均匀;趁着蛋液未完全凝固,挟一小团调好了味道的肉糜,放在蛋皮中央,等到边上的蛋液一凝固,用筷子尖小心地挑起一边蛋皮,慢慢掀起去盖住肉糜,然后两面合拢,稍微压那么两下,蛋饺就成形了。




上海人做蛋饺其实很讲究,很精致,一定要选最新鲜的鸡蛋,肉糜也一定要用刀剁出来,还有必备的猪板油等等,做的过程也很讲求功夫。不是几句简简单单的文字描述就能看明白的。


刚出勺的蛋饺,蛋皮金黄微焦,一个个乖巧饱满,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小囡们在一边看着早已口水直流,不过这一刻还得忍着,这样的蛋饺还只是半成品,需要再加工。


最家常的做法是,炖上一锅高汤,放入蛋饺、肉圆和菠菜粉丝,装在保温的大砂锅里,如同是海派“小火锅”般暖暖地端上年夜饭的餐桌,金黄加碧绿,味道极其鲜美。




年年品尝、年年看,上海小囡们长到十五六岁时,就自然而然地传承了这门手艺,拿起汤勺,突然就会做了。 平日里,可以到菜场买现成的,但年夜饭这一顿蛋饺是一定要亲自做的,图个热闹,也讨个口彩。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手艺,以后还要传给外孙女,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点击观看视频:

上海年味——蛋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